分手吧,我要考哈佛作者:词酒
第191页
看着李蔓枝和小陈远一点点康复,谢书尧赶紧返回了京大医学部,将相关的课程链接创建好,又将金陵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教务老师传过来的学生名单导入到系统中去,把课程链接丢给教务老师,让教务老师去核验学生们能否进入上课直播间。
谢书尧虽然不会亲自去金陵药科大学上这门课,但并不代表这门课就会放羊。
金陵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给需要上这门课的学生安排了计算机室,借助智学教育研制的课程直播平台,所有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操作鼠标,回答公屏上弹出的问题,并且谢书尧也会通过远程操纵来点名,让学生上麦回答问题。
一节课上下来,哪个学生在哪儿走神了,哪个学生回答问题的错误率很高,哪道题目大家的接受程度普遍低,哪个知识点属于需要重点讲解的重难点,谢书尧一目了然。
针对学生们提交的反馈中那些吸收不太好的知识点布置了作业,推荐了参考资料后,一节课就算上完了。
其实这堂课不止是金陵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在上,很多硕士、博士、在站博士后以及已经工作的年轻教师也都在上,有些老同志不服老,也强打精神过来听了,结果听到一半,发现谢书尧吭哧吭哧讲了很多的数学知识,这些老同志就手动放弃了。
与化学相关的部分,他们还能死撑着听一听,但与数学相关的部分,实在是有些为难老同志。
相比起这些年轻的老同志来,博士阶层与博士后阶层的人对于谢书尧在《计算药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倒还算是容易接受一些,就算是遇到了最最最让人头痛的数学问题,这些博士阶层与博士后阶层的人也更懂得怎么去深入琢磨研究,再者,这些工科博士在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数学是绕不过去的大坎,很多数学知识他们都明白,只不过是不怎么精通罢了,谢书尧给稍微阐述一下,他们自己再去跟着谢书尧推荐的书目琢磨琢磨,听懂一堂课的内容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百六十个课时的大课,全部用来将《计算药学》的内容,很明显是讲不够的,谢书尧便在课堂中穿插了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包含她在一些论文中进行的数据深化挖掘以及结论部分升华。
每天两小时的直播课,这门课需要上十二周的时间,而且还是周六周日也不间断地上课。
十二周过去,这个学期就算到头了。
谢书尧被《计算药学》给捆绑着,各种事情都不敢安排,连晚饭都是在上直播课之前就搞定的,如果直播课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也是全部顺延,上课要紧。
好在学生们的反响不错,大概上了二十多天的时候,谢书尧发现很多学生已经接纳了《计算药学》的逻辑框架,有了一定的思维研究基础,她便敦促学生抽空回头去再看几遍回放。
课程内容里的干货太多了,听一遍怎么够?
每一次看回放,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