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这切工不错啊,一看就在家里常做菜。”护士发自内心地夸奖。
谢书尧点点头,将设备调整过来,一边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一边寻找下针的地方,然后……一针就刺了下去。
针起针落、来来回回,护士的眼睛一直都盯在屏幕上,根据看显微针尖颤动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一个外科医生的基本功。
若是针尖抖的像是得了帕金森,那绝对没办法去直接做缝合手术的,病人是来让医生给缝合血管的,而不是让医生把血管给捅成筛子的。
这会儿透过屏幕看显微伤口中的针尖,基本上看不到颤动,再看大鼠尾巴中的血管,明明有缝合线穿过,却看不到那些血管有被拉扯过的痕迹。
最让那护士震惊的,是谢书尧的缝合手法,简直就是‘杂拼’手法,很多医生在缝合伤口时,都有自己的特定手法。
比如说有些‘求稳’的医生喜欢‘十字架 ’型缝合法,因为这种缝合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保证病患的伤口不会轻易裂开。
有些医生喜欢每缝合一针就打个结,还有的医生虽然精通多种缝合手法,但遇到病人后,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最常用的那种缝合手法……
缝合这种手术看起来小,但实际上却是带有浓郁个人特色的,对于眼光毒辣的护士来说,根据病人伤口的缝合情况,就能判断出这个病人的主治医生是谁。
这会儿看谢书尧的缝合方式,一条大鼠尾巴被切了三十次,三十个伤口中已经有十六个伤口处理完毕,其中用到的缝合手法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缝合得都很好。
若不是因为缝合线用的是深色线,基本上是看不到缝合痕迹的,伤口的吻合情况也相当好。
护士赶紧跑去喊医教科的主任以及谢仁老教授,等她把人喊来时,谢书尧已经将一整条大鼠的尾巴给复原了,她正在对另外一条大鼠尾巴进行缝合。
医教科主任的眼光要比护士毒辣很多,他盯着那屏幕看了几眼就叮嘱护士说,“尝试去做一下通路测试,看看小谢这血管吻合手术的血管连通程度能达到多少。”
整个通路测试大概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在大鼠尾巴的一端通入水流,并加入一定的压力,并在大鼠尾巴的另外一端测定流体流出量以及流体喷出速度,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计算过程,便可以计算出流体在大鼠尾部血管中的损失量,以此来评价血管的连通程度。
通路测试还没有结束,显示仪器上的通路指标层层攀升,越过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医教科主任脸上已经有了笑容,这代表缝合手术已经成功了,而那指标还在上升。
大概过了半分钟时间,指标越过了百分之五十,医教科主任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这代表缝合手术完成的相当成功,能确保伤患不为功能性正常了,而那指标还在攀升。
谢仁老教授这会儿的眼睛瞪得相当大,要不是那指标攀升速度十分正常,他都快怀疑医教科的通路测试设备是不是出现故障了。
指标晃晃悠悠地越过了百分之八十,朝着百分之九十的大关逼近,医教科主任脸上的笑容就快溢出来了,他相当感谢谢仁老教授,“老谢,你这是从哪儿捡到的宝?百分之九十的血管连通量,这已经算是业内老手的缝合水平了吧!外科那边的‘杜一刀’也就这个水平。”
谢仁老教授还是有些谨慎,他指了一下谢书尧缝合完的另外一条大鼠尾巴,道:“一条尾巴的缝合成功证明不了什么,待会儿再拿另外一条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测试,要是两条尾巴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通路,人不用往急诊科送了,我直接带回心脑血管科去,之后我所有的手术,都指定她来缝合。”
医教科的主任却不着急,他嘴里说着‘再等等,这指标还在上升呢’,实际上却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同急诊科打招呼的事情了。
人才是大家的,凭什么被心脑血管科给独占了?
这百分之九十多的血管通路可不是只缝合一次导致的血管通路,而是在一条断成三十一段的尾巴缝合起来的,能有百分之八十的血管通路就已经算是超神逆天了!
这手术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难到飞起,试想一下,让正常人在雪地里脚尖对脚跟地向前走,有几个人能走出一条笔直的直线来?
第61章 第六十一站
第一条大鼠尾巴的通路测试结果最终停滞在百分之九十三上,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流体在大鼠尾巴中的流动过程显现了出来。
谢书尧盯着核磁成像看了一会儿,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懊恼道:“第十七段这儿,我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护士数到第十七段,盯着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问题来, 她问谢书尧,“犯什么错误了?”
谢书尧指着第十六段、第十七段与第十八段, 将核磁图片放大了十倍,在图片上找到一个‘楔形体’出来,道:“第十七段的前后缝反了,大鼠的尾巴本来就是从粗到细的,血管也是这样, 我将本来该与十八段缝合的那一面与十六段缝合了起来, 导致流体通过十六段与十七段的吻合处时,遇到了瓶颈性创口,流体通过量明显降低, 流体在第十七段内发生了聚集, 到了十七段与十八段的吻合处,有遇到了一个瓶颈性创口……这应该就是导致那百分之七误差的情况。第二条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测试吧,我看看第二条尾巴的通路测试指标有多少。”
护士往医教科主任那边看了一眼,见医教科主任点头, 便动手操作了起来。
第一条缝合起来的尾巴本来是应当丢入垃圾桶的, 但那护士想着这缝合技术相当漂亮, 可以制成标本给之后再来医教科学习的实习生们看,就将那条尾巴放进了冷冻箱里。
第二条大鼠尾巴的通路测试结果在七分钟后也出来了,通路测试指标为百分之九十七点四,距离完全复原只有百分之二点六,谢书尧盯着核磁成像的片子看了好一会儿,想找出导致那百分之二点六误差的原因。
在她分析这点误差的时候,护士已经将那条还未在冷冻箱中待够十分钟的鼠尾拿出来丢进医疗废弃物安置桶里去了,有了缝合效果更好的第二条大鼠尾,还要第一条大鼠尾干啥?
第一条缝合好的大鼠尾惨遭遗弃,谢书尧也刚好找到了导致那百分之二点六误差的原因。她指着每个缝合口周围出现的一条细细的毛细线说,
“问题出在这儿。伤口破了就是破了,再好的缝合技术,也无法用几针几线就在短时间内将伤口复原如初。”
“不过这不算问题,像这种高度吻合的创口,大概只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就能自动愈合,最慢也就一周时间。到那时候,伤患之处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复原了,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连着两条大鼠尾巴的多次叠加缝合都成功了,而且通路测试指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医教科主任就仿佛看到白求恩转世一样,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问谢书尧,
“你这缝合手艺是怎么练出来的?还有你的手臂力量,看着胳膊也不算粗啊……我刚刚看你进行显微缝合的时候,针尖基本上都不抖,这个太难了……你是怎么练的?”
谢书尧想说大实话‘没怎么练’,可是她转念想到这种说法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她不实诚的印象,到嘴边的话立马就变了。
“没什么特别的方法,手里经常拿根针缝水果皮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缝香蕉皮、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这些都可以,遇到了就缝上几针,用吹毛求疵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果想要训练力道的话,建议缝皱纹纸和卫生纸,稍微一用力,纸面立马就变形了,还可以将好几层纸摞在一块儿一起缝,来模拟自己分层缝合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力练,都能练出来。”
“您刚刚说拿缝合针的手不抖这个,其实对于做药学实验来说,这是相当正常的事情。这种缝合手术都只是比毫米低了一个数量级,做药学实验的话,经常用到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的实验,难度比这个高多了。勤学苦练,都能练出来。”
别看她说的头头是道,其实全部都是瞎扯淡。
可怕的是,医教科的主任还偏偏就信了,他吩咐那护士,道:“之后再来实习生时,你记得将这些话转达给他们。就拿小谢来举例子,人家是利用这个法子将血管缝合流通量练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儿,证明这方法一定正确,让实习生们都尝试尝试。”
护士赶紧记了下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护士才懂了谢书尧之前回答的那个缝合标准并非空话。
在谢书尧这儿,缝合的目的就是将伤口尽快复原。其它医生惯用的那一套标准放在谢书尧这儿,就和敷衍一样。
</div>
</div>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