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书提着灯,回到贾母上房处探春的屋中。明亮的屋子里烧着炭炉,暖洋洋的。探春正在书桌前看书。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回来了?”
“嗯。姑娘…”侍书将在贾环屋中所见的一幕详细的说给探春听。
探春听的沉默了很久,提笔将贾环的话写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看着纸上这两句话,仿佛说到心坎你,探春突然有点想哭起来。
赵姨娘每次找她闹、要钱,却不体谅她的难处,她每次都不得安生。她不是不愿意认这个亲娘,血缘关系在,她否认不了。但赵姨娘怎么对她的?
贾环以前也是给赵姨娘唆使着来和她闹。
现在这个顽劣的弟弟竟是突然间就开了窍一样,随口说出这样的名言警句。
…
…
赵姨娘在贾环屋里大骂探春的事情,就像是一粒小石头落入贾府这池水中,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贾府众人都知道赵姨娘和探春关系不睦。总体上舆论是同情探春。赵姨娘在贾府内的口碑实在不好。
倒是贾环劝赵姨娘的两句话通过如意、晴雯、侍书的口在贾府内迅速的传开。这两句话有着看透世事、洞察人心的学问,不像是7岁的小孩能说的出来的话,倒像是沧桑老者对生活的总结。
然而,即便被认为不是贾环原创,这两句名言还是给贾环在沉寂了月余后再次闻名贾府。
在元宵酒会上出了风头的宝玉早忘了要去看贾环的事情,这会儿突然听贾环的消息,禁不住思索,偏头对一起读书的黛玉道:“林妹妹,我们要不要去看环哥儿?”
下午时分,暖阁中光影静谧,窗纱前美人幽香。
林黛玉娥眉舒展,拿着一卷书,掩嘴轻笑道:“你不是说他忙着读书做学问吗?现在去做什么?等他书房里放假我们再去闹他。”
贾宝玉笑道:“妹妹说的是。我打发茜雪过去问问。”
…
…
二月二十一日,早春时节,傍晚时分春寒阵阵。贾环穿着蓝布棉袄,在赵国基家中洗着手。小院里,堆着一小堆黑乎乎的煤渣。煤渣边是十几个圆形带孔的蜂窝煤。
贾环在水盆中洗干净手。赵国基的妻子递来毛巾。贾环说了声“谢谢舅妈”,在毛巾上擦了擦,叮嘱道:“舅舅,要是下雨就把蜂窝煤搬到屋子里。没下雨就晾几天。我过几天再来看。”
赵国基木纳的点头。
贾环知道他的性格,交代的事情会做好。这几个蜂窝煤是他做好的试验品。
煤渣、泥土、水的比例,贾环心中有数。之所以不扩大生产,他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征得贾府里管事的王熙凤的同意,在门口搭个小炉子。
不然光有煤,不能搭炉子生火也是白搭。
回到贾府中的住处已经是晚间时分。半旧的瓦屋客厅中灯火明亮。如意和晴雯两人在灯下拿围棋子和棋盘下着五子棋。
见贾环回来,如意连忙高兴的迎过来帮他拿书包。她这一局棋又快要输了。
晴雯收拾着案几上的棋盘、棋子,抱怨道:“三爷,你今天回来的晚了。我去厨房里要来的饭菜早凉了。又得送回去热。”
晴雯的这个性子哟!
贾环随和的道:“今天在赵国基家里呆得久了些,给你的工作添麻烦了。”
晴雯给贾环说的“噗嗤”一笑:哪有主子给奴才说添麻烦的?倒不好再抱怨他。去卧室里收拾着食盒,准备送到小厨房里再热热。
快要出门时,贾环道:“晴雯,你带几钱银子,拿给小厨房的刘婶。不要再和她吵架。”
记贾环的帐,晴雯当然没意见。她也不想和人吵,当即愉快的应了一声,脚步轻快的去了。约半个小时后,提着食盒回来。三人围在条案边吃饭。
如意扒拉着饭,说道:“三爷,宝二爷下午打发茜雪来问你什么时候有空,他和姑娘们要过来找你玩。”
贾环听得迷惑,“怎么,最近府里有事?”他近来忙着读书。还有去赵国基家里忙活蜂窝煤。贾府里的事情没怎么关注。
如意喜滋滋的道:“三爷,你那两句话府里都传遍了啊。下午鸳鸯姐姐还打发人来送来一盒菱粉糕,说老太太奖励你说的好话。”将府里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
“哦,菱粉糕给我娘留两块…”贾环顿了一下,本来想说给探春送一点。探春给他送了纸张和字帖啊。礼尚往来。但转念一想探春和贾母住在一处,这点东西肯定能吃到,就说道:“其他的你们分了。”
说完,贾环心里又一动,笑问道:“如意,这么说,我又出名了?”
如意笑着连连点头,小模样清秀无端。
“咳咳!”这话说得这么古怪呢!“又出名”。晴雯一口饭呛到,扭头剧烈的咳嗽。如意忙帮她拍背顺气。
贾环没去管晴雯,好笑的喝着汤,心中有了计较。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来自互联网社会,擅长将名气转化为实利。网红不都是先出名,后赚钱吗?按照如意的说法,他在最近三五天里约等于贾府里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