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61、又进去一个</h1>
官场文化的核心是圈子文化。官场圈子文化泛指官场内部领导干部热衷拉帮结派,形成各种利益圈子的极不健康现象。官场圈子文化盛行,得益于其深厚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和各种现实利益需求。中国历来是个熟人社会,是熟人啥都好办,不是熟人,自己去办事心里就没底。在利益驱动下,向熟人靠近是第一步,于是就有了吃喝玩乐,混个脸熟。为了更好“办事”,获取更大利益,在熟人基础上还得变成某些人的铁杆、战友,最终进了某核心圈子。
圈子有圈子规则,只干不说,相互照应,相互提携,很多人在圈内得到了好处,甚至在圈外也以“某领导的人”自居,捞取好处。但圈子也有圈子的“罩门”,因为过从甚密,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都很可能导致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后果。官场圈子多是利益圈子,圈子中人也多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辈。
金大洲在浦和区如此的不被待见,混着日子,心里对秦书凯的仇恨却一天天膨胀起来,他心想,如果不是秦书凯,他何苦快要退休的年纪了,还要背井离乡来到这外人的地盘,眼下,自己一个副职领导,看上去有地位,可是因为进不了圈子,想要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来也不容易,想要跟正职之间把关系处到一定的地步,也不可能,只能这样半死不活的耗时间,他心里把这笔帐算在秦书凯的头上,没有这混蛋,自己也不会落到这种尴尬田地。
听郝竹仁打电话过来,说了举报秦书凯和赵红妹的事情之后,金大洲在电话里冷笑说,郝县长,你放心,虽然这盘菜的作料不是很精彩,但是你只要听我的话,我照样能把这盘菜做成一份大餐,照样让秦书凯这个人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不让他丢官,也会让他很难受。
郝竹仁听着金大洲话里有把握的口气,心里自然十分高兴,满口答应说,周大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效果,明天一早,就去浦和找他,跟他好好研究一下这件事,希望能趁着这次的机会,彻底的把秦书凯给弄趴下。
金大洲就说,很好,我在这边准备一些东西,你明天过来拿吧。
郝竹仁心情很好的和金大洲关了电话,自从儿子的事情发生后,郝竹仁很少有这么愉快了。可是,郝竹仁的好心情没有保持很长时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过来汇报说,郝县长,有人找您?
郝县长心里有事,见工作人员汇报工作没头没尾的,有些没好气的斥责说,你也是多年的机关干部,难道没有打听清楚,是谁找我?有个名姓没有?连这点小事都说不清楚,你们这是怎么做事的?
那个下属看着郝竹仁想说什么,但是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来。
郝竹仁就更加的不高兴了,说,以后做事要好好的动脑子。郝竹仁斥责下属的余音未落,有两个年轻人已经从办公室的门口进来,走在前面的一位掏出自己的工作证晃了一下说,郝县长,我们是市纪委的。
郝竹仁一听说两人是市纪委的,心里一阵高兴,心想,这市纪委工作效率还真是高啊,我这举报信才出去几天啊,这调查人员都已经下来调查了,看来这个秦书凯也该倒霉了。
郝竹仁担心自己跟市纪委的工作人员之间的交谈被下属知情对自己名声不好,毕竟,写举报信举报别人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官场很忌讳这样的人,于是先冷脸让下属出去。
下属看了郝竹仁一眼,想要说什么,又没说出来的模样,点头冲着市纪委的两位工作人员打声招呼,先出去了。
郝竹仁见下属走了,赶紧客气的招呼两位市纪委来的工作人员坐下,边招呼边说,这协助纪委领导调查有问题的干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作为领导干部,自然是要以身作则的,两位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位市纪委工作人员,听郝竹仁这么一说,相互对了个眼色,走在前头的那位对郝竹仁说,既然郝县长有这样的政治觉悟,很多话我们就不要说了,就请郝县长跟我们走一趟吧。
郝竹仁一愣,疑惑的说,事情就在这里谈,不是很好吗?你们这是想要带我去哪里呢?
来人回答说,郝县长,在哪里谈,不是你说了算的,我们今天来找郝县长的目的就是把郝县长带走,至于调查问题的事情,自然有人要跟郝县长具体详谈,那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郝竹仁此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他不由有些紧张的口气问两位,等等,我想问一下两位来找我,不是为了调查秦书凯的问题吗?我愿意配合调查,在哪里谈话效果不都是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