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1 / 1)

聂延璋接过锦盒,修长的五指将那檀木色的锦盒握得十分紧,“多谢姑母。”

平康大公主却未敢承这一声谢,能请动聂延璋帮忙补全她那福薄短命丈夫留下的《春华秋实》,这都算薄礼了。

平康大长公主待送走了聂延璋,方吩咐袁管事说:“若五日后,《春华秋实》果真修补好了,且她手艺不输给胡掌柜,将她请到府中来让我瞧瞧。府里亟待修补的旧书还很多。”

袁管事立刻应下了。

平康大长公主又感叹了一句:“……从前总是怕触景生情,不敢看他留下的东西,竟全坏了也不知晓。”

袁管事略安慰了两句,没敢多说,待主子去歇下了,他便离开了花厅。

.

元府,人语堂。

元若枝把《春华秋实》带到家中修补,这本书见了水,残破的地方比她想象之中还要多。

五日其实都有些紧迫了。

幸好这几日虽有些冷风刮过,天气却很晴朗。

元若枝叫丫鬟支了张桌子,日日在廊下修补书籍,经常等她抬头看更漏上时辰的时候,脖子都僵了。

玉璧从外面抱着几匹尺头进来。

玉勾见她抱不住,忙过去接应。

元若枝闻声抬头。

玉璧笑眯眯说:“姑娘,老爷着人送来的,奴婢去厨房的时候撞见,便自己抱过来了。”

元若枝也没多说什么,只叫丫鬟把尺头收起来。

玉璧放好了东西,出来的时候,跟玉勾说:“九爷的亲事定了日子了,说是半年后就迎新奶奶进门。”

元若枝正调着糊糊,听见这事儿,也竖起了耳朵。

玉璧便端了个绣墩坐在元若枝旁边。

玉勾也跟着坐下,她好奇地问:“那新奶奶住哪儿呢?四房的院子都住满了吧?”

玉璧道:“谁知道,有可能把东北角边儿小小的那间屋腾出来呗。”

玉勾顿时摇头说:“那怎么成,那么小的一间屋子,最多只能住三个人。光九爷院子里伺候的就五六个人,还没算新奶奶带来的陪嫁丫鬟和妈妈。怎么挤得下!传出去面上也不好看,准九奶奶娘家的人也不答应。”

玉璧忽然有些忧心:“……不会让咱们腾位置出来吧!人语堂可是咱们先三夫人住的位置,姑娘从小到大都住在这里。再怎么样也要等咱们姑娘出嫁了,再腾出去。”

玉勾也开始担心,但她又说:“肯定不会,四夫人和老夫人肯定不会做这种事。”

元若枝笑了笑。

老夫人和四夫人肯定不会开这个口,但是有人会打人语堂的主意,毕竟霍氏想住进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元若枝如今做什么都静心静气儿的,便是知道了要腾院子的事,倒也没有焦躁忧虑。依旧耐着性子补好了袁管事留下的《春华秋实》。

五天后,她将补好的书送去了清疏斋。

可巧,袁管事刚来,跟她正好撞上。

袁管事翻看了《春华秋实》修补的页面,新旧交接之处,平整光滑,抚摸上去没有一丝丝的坎坷感。

而且挑选的纸张颜色也很接近,只略有些避免不了的新旧差别。

他也是读书人,看到新书本能就会珍惜。

见到全新的《春华秋实》,他心里只觉欢喜,待公主看到了,也一定和他一样欢喜。

袁管事说:“姑娘这手艺不输万宝斋的胡掌柜,很好很好!”

元若枝笑着受了袁管事的夸赞。

袁管事很爽快地支付了剩下的银钱,还说:“请姑娘恕我冒昧,我们家主子还有许多残破的书,而且放在库房里不便移动,不知道姑娘能不能随我入府去瞧一瞧?若姑娘能补,我们主家不会吝啬。”

邓掌柜当即就想阻止。

小东家花容月貌的,这《春华秋实》一看就是男子所书,一个没出嫁的姑娘,怎么能去别人家里!

袁管事连忙道:“还忘了同姑娘说我们主家是谁。”

他递上一早就准备好的帖子,道:“我乃公主府内的总管事,我们主子是平康大长公主。”

说完,他满面自豪的笑容,天下之大,能贵过他家主的人,屈指可数。

邓掌柜惊掉了下巴。

他也不是没见过贵人,但没见过身份这么贵重的人。

又想起胡掌柜坑他的事儿,更是后怕,要是得罪了皇上唯一的妹妹,清疏斋的招牌真要砸的稀碎。

元若枝却仍旧是宠辱不惊的模样。

她盈盈弯腰道:“先生恕罪,我不得空去。”

“这……”

袁管事想都没想到,公主府也有被人拒绝办事儿的一天。

平康公主可是明说了要把小娘子请去的!

元若枝微微笑道:“的确是不得空,若先生肯改个日子,我便可以去。”

平康大长公主是个独居的寡妇,公主府能去,但是她今天去不了。

袁管事表情松缓了些许,道:“贸然相约,的确叨扰到姑娘了,那便约明日如何?姑娘明日可凭公主府的请帖入府。”

元若枝收起请帖,道:“好,那我便明日入贵府。”

元若枝今日还要回家去给老夫人请安,处理完铺子里的生意,便回了元家。

元家老夫人是个喜欢清静的人,元家多子多孙,平日里她也不叫小辈们去请安,只逢年过节,或者初一十五,让小辈们一道去略坐一坐就行了。

最新小说: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晋末长剑 抗战之关山重重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异界军火帝国 寒门国舅 悍妃之田园药香 被读心后装丑炮灰成了团宠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当穿书反派遇上重生男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