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十八岁的少年就能设计出如此新的化肥生产线实在太过稀奇,就连大领导闲时也忍不住和身边的人感慨了几句,当听到傅锦年是傅家的孙子,就更加意外了。
“是傅文的孙子?难怪了,当初我和傅文还是同学的时候,就知道那老小子脑袋聪明着,也难怪他们傅家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就怕傅家人太过聪明了。”有人反驳道。
大领导不置可否,然后看向自己的秘书,“傅文的调查结果还没出,不就是早年出去留学了,用得着大惊小怪?”
秘书轻声解释道:“傅老先生的夫人娘家是有名的资本家。”
大领导不满地道:“这个我不比你们清楚,当年傅文他岳父家还差点将家产全部捐出来支持我们的事业。”
“行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寒了功臣的心,他们都是一心为国家的、为人民的人。”
秘书答了一声“是”,知道傅家这是相当于拿了一道护身符,以后谁也不会再拿傅家的背景说事了。
刚和傅家退婚的童家大家长童老爷子就在旁边,闻言背后冷汗都要出了,低着头,恨不得存在感为零。
……
傅锦年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家里已经来信暗示说因为他的功劳,如今父亲傅武州不再坐冷板凳了,傅家又变成热灶头,以前对傅家避之不及的人热情得不得了。
不过傅家人深谙低调的道路,就算度过了难关,依然和以前一样低调。
而因为避祸而下乡的他似乎也没必要再待在生产队了。
明明这一切都是他谋划的,可真到了这一步,傅锦年反而犹豫了。
而面对文主任的感慨,傅锦年也只道:“化肥生产出来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这次我能设计出生产线,也是针对山坳大队的情况,在还没出实验结果之前,我也不能为了回城而半途而废。”
文主任闻言,对傅锦年更加赞赏了,“山坳大队的社员们知道你这么为他们着想,肯定十分高兴。”
“也好,山坳大队算是你半个家乡,也算立了一大功劳,这次化肥生产出来,就让山坳大队优先使用。”
作者有话要说:啰嗦一句,本文架空。
第33章
许枫最近十分烦恼,因为小村姑的桃花运突然旺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