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传,他自然当不得真。可当所有人都在传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淑妃说:臣妾见过太子几回,不过太子是不是日日来,臣妾就不知道了。
皇上索性直言:最近宫里都在传,说是俭之看上了这个唐姑娘,太后也十分中意。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淑妃如实回答:此事臣妾的确知道一些。不过,都是外面的人传的,太后倒是没说什么。
皇上一时没说话,只沉默着喝茶。直到太后梳洗穿戴好了,皇上才过去请安。淑妃自然也跟上。
见到皇上来,太后就笑了:今儿哀家的慈宁宫倒是热闹,皇上今儿怎么得空过来?政务不忙?
朝廷在打仗,又近年关,别说皇上了,就是太子也是日日忙得晕头转向。
皇上今天来,是带了好消息来的。
北边在打仗,朝廷兵力都集中在北方,东海贼王就想趁火打劫。幸得有大表兄与几个侄儿在,这才震得住东海贼王。
闻之,太后深深叹息一声说:效忠朝廷,替陛下解忧,都是他们身为臣子该做的事。只是领兵在外,都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你舅母年事已高,子孙们都领兵在外,也是可怜的。
皇上懂太后的心,陆家儿子诸多,但却不出姑娘。所以他今儿来,除了与母亲说东海大捷的事,也是来商议太后收唐氏女为娘家侄孙女的事儿的。
这件事情,他没有什么好不答应的。
朕知道母后喜欢姑娘,所以,朕今儿来,就是与母后商议此事。说罢,皇上目光扫向安静候在一旁的唐细,这丫头伺候您伺候的好,朕也看在眼里。难得母后喜欢她,收她做您的侄孙女,也无不可。
母后您看着选个吉日,可以颁发一道懿旨来昭告天下。日后,这丫头就是陆家的姑娘。
太后终于高兴起来:哀家正有这个打算呢,日子哀家早选好了。唤了容姑姑拿了黄历来后,她亲自指了个日子给皇上看,瞧,腊月十八,是个吉日。
皇上同意:母后决定就好。
收做侄孙女,可不是最终目的。所以,此事谈妥了后,太后话锋一转,趁着今儿东海捷报报来京城的大喜日子,太后直接道:既然她如今是我娘家的姑娘了,那哀家想给她保个媒。
皇上忽然眼皮一跳。
不等皇上说话,太后就说了:哀家想皇上下旨立陆家唯一的姑娘做太子妃。
第019章
太后说的是陆家姑娘,直接就把皇上反驳唐家门第低的借口给堵住了。皇上一时间没吭声,只垂着脑袋保持沉默。
太后突然要保媒,这么大的事情,皇上不先说话表明一个态度,别人都不敢插嘴。淑妃也垂着脑袋,一声不敢吭。
至于唐细,更是屏住呼吸,生怕天子动怒从而牵连唐家。
过了会儿,皇上忽然笑起来,问太后:母后怎么突然想起来给两个孩子保媒?从前可不见母后这般操心过。
太后直言:俭之闭关,原好好的亲事没了。对于这件事,皇上可是对皇后和齐王没有半句责罚。
皇上动了下身子,换了个姿势坐。
婉沁那丫头是从小和太子齐王一起长大的,原只是外头传说她会做太子妃,毕竟也是没定下的事情。既然如此,皇后亲自做主指给齐王,朕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太后冷哼一声:齐王是她亲儿子,太子也是。
你们不疼俭之,哀家疼。太后忽然绷了脸严肃起来,与其你们随便给他指个他不喜欢的,不如哀家给他指个他喜欢的。总之俭之的亲事,哀家是要做主到底了。
皇上却抬眼看了唐细一眼,似是漫不经心道:俭之喜欢上这丫头了?这丫头倒是好本事。
太后于是脸绷得更紧:皇上放心,在哀家的慈宁宫,还没人敢做出越矩的事情来。若是有谁敢,那第一个有错的就是哀家。
别看这丫头门第不高,但她懂礼法守规矩,且还有一手的好棋术。俭之与她博弈过,欣赏她,总不为过吧?
太后语速急,倒是有些激动得咳嗽起来。
唐细见状,忙熟门熟路的给太后拍背顺气。容姑姑倒了热水来,唐细接过,亲自喂太后喝下。
皇上气焰倒是下去了一些,顺着太后说:母后认了她做侄孙女,那她就是陆家大小姐。陆府门第配太子,自是没话说的。
只是母后先收了她做陆家姑娘,朕又立即把她指婚给太子,似乎太赶了些。不若这样,赐婚的事儿,等过完年再议不迟。
太后顺匀了气儿道:不管年前年后,总之有哀家在,你们谁也别想欺负哀家的好孙儿。
这话虽然是说给皇上听,但真正指责的,却是皇后。
皇上心中明白,只安慰太后道:儿臣都听您的,莫要气坏了身子。又吩咐唐细,别愣着了,赶紧扶着太后内寝去歇着。
唐细忙应下:民女遵命。
皇上走了,淑妃也跟着离开了慈宁宫。出了宫门,皇上倒是问起淑妃意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