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科幻小说 > 帝国远征 > 311 操纵日本岛战争

311 操纵日本岛战争(2 / 2)

但是不久之后,盟军中有人把火绳枪转手卖给了日本玩家。日本军队中开始出现装备火绳枪。不再是盟军单方面射击,而是相互射击。

不久之后,日本岛上的亚约盟军手中又开始出现老式的青铜大炮,它们立刻成了攻城第一利器。十排青铜大炮一列,几乎是无坚不摧,夺城掠地轻而易举。可惜优势没有保持几天,日本玩家手中也跟着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青铜大炮,把盟军的冲锋炸的稀烂,这些大炮甚至有的比盟军的还更厉害。

盟军和日军在四国岛上展开惨烈的拉锯大战,各式各样的武器轮番上阵。

没人知道为什么日本玩家手中会出现大批优良的火器,盟军有人说是盟军内部高层有人跟日本玩家串通,把原本供应给盟军的军火卖给了日本玩家。

日本的玩家们也很纳闷,这些军火是从哪里来的。日本会社首领们只知道在本州岛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军火商,有办法弄到几乎所有的新式武器,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有人猜测他是从盟军手里购买的,也有人猜测他是从大洋对岸的美国送过来的,究竟是哪一个,不好说。

但是不管怎么样,日本玩家手里也有了一批精锐的火器,不至于被盟军给打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日本刚刚经历一场海军大败,玩家和npc士气已经非常低落,有不少日本玩家气愤的退出了《帝国》游戏——这对日本会社联盟非常不利,玩这个游戏的日本玩家越少,他们获利也将迅速减少。

他们无法再承受一场陆地上的全面溃败,那将会导致所有的日本玩家退出游戏。日本会社首领们并不在乎那个神秘的军火商是从哪里弄来的火器,只要能够让他们坚持下去,等到美国玩家抽出手来,美日一旦结盟,那么日本就会有机会翻身。以美国玩家的实力,是扛得住中国的攻击的。

现在日本首领们最愁的,还是粮食。日本海上渔业已经完全被废,经常可以看到韩国的三五艘战舰在日本沿海到处游曳,肆无忌惮的打击没有日本战舰保护的日本渔船。而陆地上产的粮食,无法供应给所有的日本npc食用,绝大部分的npc都已经下降到1天1斤粮食,甚至不足1斤的饥荒状态。士兵正常的食物量是4~6斤/天,日本兵的标准下降了四~六倍。

可就算这样,食物依旧严重不够。

日本首领们想出的解决粮食危机的唯一办法是——打仗。不错,每天都有大批量的日本npc士兵,被送到四国岛上,一人一木盾一矛,去充当炮灰,消耗盟军的火药和箭矢。既节约了粮食,又消耗了敌军火力,这多少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别看盟军高达三千万,但是数量绝对没有这些日本npc炮灰多,光是要杀这些炮灰,都十分头疼。

在中国某些玩家首领的控制下,盟军和日军在日本列岛开始了极其漫长的拉锯战争。

而中国舰队,开始全面远征印度洋。

---------

(以下字数,在正文3000字之外,附加内容。)

有书友说百里把日本海军写的太弱,不堪一击。其实我觉得并没有写弱。

在历史上,日本海军一直都是很弱,而且弱了上千年。1592,丰臣秀吉率日军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朝鲜将领李舜臣把日本日本水师完全击败,日军丧失制海权,日本陆军因此无法再行侵略,退兵。其中有大明的功劳,但是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日本军队并不强。

实事求是来讲,日本在上千年的历史上没有真正强过。所谓的“强”,那是近代的上百年。直到1894年之后,甲午战争,中国不断战败,那是满清实在积弱太久,不能把这笔“功劳”归在日本太强上。

如果真把日本写的强悍无比,那蒙古的这笔帐怎么算?蒙古骑兵至少要比日本军队强数百倍吧,它不但把中国吞了,俄罗斯也吞,欧洲也被吞了一大半,《帝国》里是不是要来让蒙古一统天下呢?

还是有人会不服。因为大明又把蒙古灭了啊,统一世界应该是中国,这笔帐又怎么算?

国运,有昌盛,也有衰竭的时候。

不能用日本最强时期,来比中国最弱的时期相比。中国最强的时候,是日本国力的数百倍。更不能用蒙古最强时期,来和世界各国相比。现实中日本有很多军舰,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在游戏里一样有。日本现在的实力,也是美国支援的结果。

这种糊涂帐没办法算。

《帝国远征》的基本原则是——现实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玩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比较,并且参考玩家数量、玩家质量、游戏勤奋程度、智慧谋略等因素。游戏内的一切逻辑推理,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另外,中国玩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其实都是竞争力最强的玩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lt;a href=&quot;<a href="http://&quot;" target="_blank">http://&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lt;/a&g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最新小说: 网游之止戈三国 妖王吃错药 红楼小丫鬟 东京求生游戏 上号,我现在强得可怕 我只是想打个游戏而已 夺冠后老婆不要我了[电竞] 网游之阵天路 属性天神 绿茵荣耀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