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记载,“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史记·礼书》记载,“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东方之礼,最重莫过于祭。祭祀之用,敬先祖而告慰神灵,所共祐助。
长安城皇城,太极宫宫门之前的安福门街、长乐门街、承天门街以及皇城的顺义门景风门街,将皇城分割成八个方形小块区域,其中位于安上门以东、景风门以南的皇城之东南角区域便是太庙的所在地。
太庙。
黑灰色的汉瓦重檐庑殿顶俯瞰大地,藏青色的秦砖承载沧桑,朱彤色的雕梁画栋红而不艳,汉白玉石台基座洁白无暇,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庄重而深邃,肃穆而神圣。
太庙殿台之下,云烟袅袅,香案之上摆放着麞、鹿、麂三牲的太牢之礼,李二陛下虔诚地跪在他爷爷唐世祖李昞的神位前。
征伐,国之大事,不可不祭。
这一次,李二陛下不像他此前征伐薛延陀,需要掌握先机,出其不意地对其进行奇袭,这一次他要正大光明地兴天诏以命大臣、顺天意而讨不臣,因而祭祖不需要假手于其父李渊。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的最高祀礼,周监二代以马、牛、羊各一头为三牲祭祀,自清代以后以牛、羊、豕各一头为三牲祭祀。
但李二陛下以老子为先祖,尊道教为国教,自然要听从袁天罡的以麞、鹿、麂这道教之人喜爱的玉署三牲,作为太牢祭祀。
许多了解唐代历史之人都会存在疑问,为什么李二陛下这般的千古一帝的庙号只是“太宗”,而不是“太祖”,自李二陛下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宗”?
因为“宗”是继承者,而“祖”是开创者。
若是开国之前开国之君的祖先们身份崇高,而以“祖”称,如李二陛下他祖父李昞是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他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太尉......
所以李二陛下他老爹李渊一登基,就追谥他曾祖父为唐太祖,他祖父为唐世祖,而唐高祖的身份肯定是定在了开创大唐的他老爹的身上,到了他这里,就只能是称“宗”。
李二陛下接过袁天罡递上的三根贡香,双手捏于心前,目严面正,昂声祷告:
“臣世民谨祭昊天大帝、列位祖上的在天之灵,自两晋南北朝以来,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辽东四郡,已不复我东方所有。
朕自继任以来,本意收复故土、保全王疆,盖高句丽甘愿归附、为朝藩屏,故朕膺昊天之春命,不将兵戈,而以仁政。
今高句丽不逊教化,不入朝贡,一连而再、倒行逆施,意在割疆自据,臣世民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而高句丽是一犯再犯,藐视我朝。
为收复我东方疆土,也为我大唐江山社稷之繁荣昌盛,朕决定替天行道,御驾亲征,并诏告逆臣高建武知晓,朕将亲率天兵五十万,荡平高句丽,钦此。”
告毕之后,李二陛下捏着三支贡香,行三拜跪礼,将贡香转交给袁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