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9节</h1>
朝上出了件大喜事。
由魏王李泰负责主编,耗时数年的《括地志》终于完稿,抬与御前。
是真的“抬”与御前,因《括地志》全书共五百余卷!负责抬书的小宦官们,足有二十多个。
圣人大悦!
“从公论,此《括地志》,真是当名传千古之作。”姜沃虽没去朝上,但李淳风今日是去了,回来后跟袁天罡和姜沃讲了此事。
《括地志》囊括大唐十道358州一千余县,将整个大唐的州县地域划分、行政区设置、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都记述在内,甚至还有专门的书卷记录各地的神话传说并当地著名人物和大事年纪。
作为千年后的人,姜沃不得不惋惜感慨:这套书若是能流传下来,一定是研究大唐历史不可多得的瑰宝。
惜乎毁于南宋末年,只剩寥寥残本。
魏王带领一种学问出众的博学鸿儒,历经五年余终成此书,实在是一大功!
“不但是实实在在的功劳,魏王还格外会说话呢。”李淳风想到朝上魏王李泰的言辞,就有点酸的倒牙。
“魏王道:他原本是想汇集东汉后的文赋,毕竟他更擅诗文而非地志。只是……”
李泰在朝上动情表示:只是想到父皇文治武功天下大治,炳如丹青功至天地!那便再难也要修《括地志》!
毕竟父皇日理万机,难以走遍大唐辽阔万水千山,那么儿子便将全境之地,都与父皇搬了来,您只要想看,随时都能看!
这话酸的,把元宵灯会上的房相都比下去了。
袁天罡和姜沃都表示:啊,好会说话一魏王!
对一个皇帝来说,能看到他所有疆土子民汇聚成这数百卷书,一定是极高兴的事儿。
而做这件事的又是他最喜欢的大胖儿子青雀,那可不更欢喜了?
姜沃端着茶道:“有这样实在的功劳,又有这样的孝心,魏王这个风头着实大了。”
“只是,自古地政不分家……”
向来是帝王才能掌‘九州之图’,毕竟地志不仅仅是记载山水,也会记录一地,可驻军防的兵家要处!
魏王修成《括地志》,对天下各州的了解只怕比太子还深。
可他一个王爷,了解的这么深是要做什么呢?
师徒三人都没再往下说,姜沃也只是换了轻松的话题:
“可惜咱们看不到《括地志》。”姜沃是真想亲眼瞧瞧这套奇书,对大唐的每一寸土地,哪怕身不能至,也心向往之。
可惜这样全面的地志,跟舆图一样,都属于国家机密文件。
这一整套书一定会置于藏书楼,作为收藏典籍,非皇帝允准,不能借阅。
李淳风闻言道:“整套自是弄不来,但我这里有十来卷——凡参与编书的人,都送了十六卷书作为纪念,你拿去看就是了。”
“诶?师父也参与编《地括志》了?”
李淳风点头:“魏王府上萧德言萧老先生曾让我写过有关地势卷的序。”毕竟李淳风除了通晓星象,亦通风水阴阳之术,对天下山川河流的大势很有见解。萧老先生找到他写序与审稿也是正常的。
姜沃双手合十:“那太好了,谢谢师父。”
袁天罡忽然在旁笑道:“先后五载方成奇书,经手者不知多少人。魏王若是与每个参与编书的人都送上十六卷书,着实是个大方人。”
这会子的笔墨纸砚都是小奢侈品,书自然也很贵。
偌大的长安城内,能够雕版印刷的铺子,也只有东市上的两家,可见印书的昂贵和稀罕。
绝大部分书都是靠手抄本流传的。
魏王这样大批量送书,不管是令人手抄还是雕了板子去印书,都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很有魄力的破财了。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魏王不光做好事,还深谙做好事要留名的精髓。
*
魏王很喜欢穿紫袍。
一来他封了魏王,他最喜欢的花便是牡丹里的明种魏紫;二来,唐朝官服颜色按从尊到卑也是紫、绯、绿、青这样的排序,紫色是最尊贵的颜色。
于是魏王的各种常服都是深深浅浅的紫色,绣以精致花纹。
自他呈上《括地志》后,圣人龙心大悦,常要召见魏王相伴左右,正好魏王手上也没了急事,也就开开心心常伴圣驾左右,恨不得连吃饭睡觉都在立政殿,那存在刷的,云湖公公都觉得自己没啥事可干啦。
这样十几天过去,皇帝便发现一事,问道:“近来你穿来穿去,怎么就这么两套衣裳?”又指着他身上这套:“这缎子颜色都有些褪了,可见是下了几回水了。怎么不换件新衣裳?”
魏王立在一旁替亲爹磨墨:“如今儿子也不是小时候,爱纵性用钱的年纪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去岁《括地志》成书,各项各处账目报上来,给儿子看的心里都疼坏了。又想着父皇教导,便在日常用度勤俭些。”
又亲亲热热与皇帝悄悄道:“且不瞒父皇,儿子还要面子。这几年来编书,请教了不少朝臣大儒,如今书成了,总不好就这么过去。于是儿子从私库里出银子,挑出与各地政事署衙无关,传出去也无妨的二百卷书,令人雕出板来印了许多,分散给诸位帮过我的朝臣们,也是没白劳动人一回呢。”
见自家父皇赞许的点头,李泰就越发低声道:“就是府上为此,着实穷了。”然后对着皇帝,圆脸上露出有点不好意思的笑来。
站在角落里候着吩咐的云湖叹为观止:如果儿子跟老子撒娇这项技能,也跟科举似的也有排名,那魏王无疑是状元郎探花郎级别的,太子……完全就是考不上只好回家种地的类型。
果然,皇帝给魏王这几句话哄得哟,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左看右看,觉得儿子似乎还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