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三十二章 首战告捷</h1>
王玄策借来的杂牌军,没有多少战力,与唐军比起来差得太远。就是这样一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竟然差点灭了天竺,这事儿还真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可这就是事实,不信也得信。
“与大唐之军比起来,天竺的军队差得太远,唯一能拿出手的也许只有象兵了。”张说对天竺下了一番功夫,很是熟悉,笑道:“要对付象兵的办法很多,比如说用老鼠、放火都可以,而我们不必那么麻烦,我们有大量的强弩,只需要摆出弩阵,就能射杀象兵。”
印度多大象,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印度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组建了不少象兵。
大象的身体很大,一旦冲锋起来,很有威势。一旦破掉象兵,天竺也就无能为力了。
唐朝要破象兵,非常简单,只需要摆开弩阵,用强弩射杀就行了。
在弩阵面前,任何血肉之躯都是徒劳的,哪怕是大象也没用,一样要死。
“是以,我料定,此战我们可以不用甚么计谋,就是摆开堂堂之阵,一路横扫就是了。”张说最后道。
“呵呵!”李隆基大为赞赏,道:“你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同为文明古国,但印度和中国相比,差得太远了。在历次的交锋中,印度都没有讨到便宜。那场边境战争,我们用四万人大败印度二十二万人。历史上的王玄策,用借来的上万杂牌军就能横扫半个印度。
这次,李隆基率领二十多万精锐之师前来。要是不能横扫。就没脸见人了。
李隆基率军来到边境。只见唐军帐幕相连,一眼望不到头。唐军是人欢马腾,人人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时出击。
“聚将。”李隆基一声令下,聚将鼓响,众将赶来相见。
见过礼后,众将站列两厢,静等李隆基训话。
“这里。是吐蕃和天竺的边境,我们的南面,就是天竺。”李隆基朝南一指,大声训话,道:“对于天竺,以前的你们不熟悉,眼下你们应该熟悉了,是吧?”
“没错。”
“为了灭天竺,我下了一番苦功,好好研究了一番呢。”
“我也下了苦功的。”
众将七嘴八舌的叫嚷。难掩喜悦之情。
灭天竺,这是何等令人欢喜之事。众将无不是痛下苦功,对天竺进行研究。一番苦功下来,即使不了解天竺也了解了。
“嗯。”对这结果,李隆基大为满意,接着道:“灭掉天竺的好处,你们都知道了,我也就不再多说。以天竺的实力,无法与我们对抗,我们要灭天竺是必然之事。”
“呵呵!”众将深知天竺与唐朝的差距有多大,李隆基这话说到他们心坎上了,无不是发出一阵畅笑声。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你们可以在心里藐视天竺,不把天竺放在眼里,可在行动的时候,仍是不能掉以轻心,要重视天竺,要正视天竺,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打败仗。”李隆基脸一肃,沉声道:“为何要如此呢?因为骄兵必败!我们可以藐视敌人,就是不能骄傲。明白了?”
“明白。”众将脸一肃,大声道。
骄兵,这是兵家大忌,得时刻记住。
“你们做好准备,明日就发兵。”李隆基大声道。
“遵命。”众将齐声领命。
“陈玄礼,你率一支军充当先锋。”李隆基对陈玄礼道。
“先锋?”众将齐声一叹,如此美事竟然落到陈玄礼身上了。
不过,转念一想,陈玄礼足智多谋,善谋善断,而且有大器局,由他当先锋再合适不过。
“遵命。”陈玄礼大声领命。
接下来就是商议一阵细节,以及出兵的有关事宜,然后就散去了。
次日,李隆基起床后,洗漱一番,用过早点,穿戴整齐,骑着照夜狮王,出了大帐。
只见唐军已经列阵完成,一个个强大的军阵,黑压压一片,如同海潮似的。
李隆基策马来到阵前,放眼一望,只见唐军士气高昂,战意炽烈,人人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恨不得大杀一场。
“弟兄们:五十年前,大唐的使臣王玄策奉太宗皇上之命出使天竺,却给天竺的阿罗顺伏击,死伤惨重,这仇这恨,大唐还未报,今日,我将率领你们前去天竺,讨回公道。”李隆基大声训话。
“讨回公道!”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声震长空。
王玄策虽然自己报了仇,可唐朝朝廷还没有正式讨回公道,李隆基这话虽是出兵的借口,借以鼓励军心士气,却也成理。
王玄策的壮勇之举,让唐人很是佩服,李隆基提起此事,他们能不激昂昂么?
“王玄策虽然生擒了阿罗顺,可他的孙子阿罗那依然在天竺为匪作歹,不把大唐放在眼里,大唐一定要对他进行惩戒。”李隆基大声道。
“惩戒阿罗那。”将士们再度爆发出惊天的怒吼声。
李隆基善于激励军心士气,只几句话就让将士们热血沸腾,恨不得立时杀入天竺。
“出发!”李隆基右手一挥,大声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