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甚美了,难不成你能弄块吃吃?”
“这倒也是。”
李三娘听过俗讲之后却萌生出点别致想法,她就是莫文远的阿娘,有关儿子的俗讲自是愿意听的,更何况与他有关的俗讲越来越多,都能形成一个系列。
在此之前能够形成系列的俗讲就只有玄奘法师,而有关玄奘法师的故事,已不局限于僧人俗讲,百戏艺人也能说得,更有些以嘴皮子为生之人,在茶水摊旁卖艺,说的就是此故事。
在唐代,百戏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能够将食肆开大,李三娘比别人多不少妙思是肯定的,此刻她就将主意打到了俗讲上,你说这寺院举行俗讲,如此受人欢迎,引得大批人远道而来专门听讲,若是把僧人搬到酒楼中,岂不也能吸引更多食客?
而且若是在酒肆中讲莫文远之事,令更多人知道她儿之威名,便是白倒贴钱,她也是同意的。
且别说她估摸着根本不会白倒贴钱。
她有了主意后就直接找慧远和尚说了,慧远听后还略有些吃惊:“在酒楼中进行俗讲?”
李三娘怪不好意思的:“并非是让您这般德高望重的僧人来,我观大大小小寺院有不少俗讲僧人,年纪正轻,俗讲技艺也不是很利落,但凡身怀技艺之人,想要将其熟练运用,都要多练几回,我想请年轻的讲僧到酒肆中说些大郎相关的俗讲。”
“当然,给师傅们的供奉是免不了的。”
慧远和尚听后也不免心动,李三娘说得确实很对,掌握俗讲技艺的僧人并不是很少,但能真正登台的却不多,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缺乏经验。
即便去小寺庙做俗讲,能够得到的回报也是了了,三大佛节时各大寺庙争相开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