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虽然是文官,但是打仗用的计策却也十分的精通,也可以收是他习惯了这种阴谋诡计吧。
总之虽然在朝议上没有出兵,但是也制定了一些针对李重进的策略,赵匡胤将扬州的事情全权交给太子赵旭去处理了。
朝廷命令李重进换防地到镇青州任节度使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扬州。大家都是眼睁睁的看着李重进如何抉择。
特别是那些已经吃过这方面亏的节度使,都等着看李重进的笑话呢,一直以来大宋的朝廷都是对李重进礼遇有加。
如果李重进同意这个任命,就代表这他向大宋彻底的臣服了,淮南节度使和青州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接受的话更惨。不接受的话就是造反。
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经营的老巢节度使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即使现在不收拾你,其实让你离开自己的老巢就已经是个信号了。
李重进现在真的是有些不安了,他不在乎朝廷的命令了,因为他已经准备造反了,不安还是因为缺粮。
最近按照张崇诂的建议,强借了一些商人的钱财,也是购买了一些粮草,但是数量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大军一月的需求,朝廷的粮草要下个月才能到。
正在这个时候有手下报告说是有一些士兵擅自离开了军营在也没有回来过,起初还以为是意外,不过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有好几百人不在军营内了,就连他们的家眷也不在这里了。
则会还要归功于范质的计谋,扬州的城内的军队虽然归属于淮南军,但是他们在兵部都有备案。
赵旭很快就调出这些士兵的档案,上面连他们的家庭都是记录的清清楚楚,这下子风影和锦衣卫有了用武之地,深入到扬州城劝说他们的家属。
就这样很多的士兵连夜都搬走了,虽然军规很严,但是小名更重要,有些士兵也看出来了李重进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对手,跟着他混就是找死呀。
一天之内就不见了几百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扬州城内本来就没有多少人,照这样的速度,不消几天扬州就无兵可守。
沉思了一会的李重进当天就宣布从现在起扬州城戒严,每个进出城的人都要严格的检查,不准私自出城。
现在扬州的监军是安有规,以前也是个副节度使之类的官员,可惜他在后周建立的时候站错了对,先在扬州挡了一个监军。
虽然和以前的官职相差很大,但是朝廷对他很信任,所以他现在还算尽忠职守。虽无大功,但是也没有大过。
听说李重进现在居然严查城门过往的人,他坐不住了,这扬州是纳税的大城,现在严查来往的人员,这要耽误多少功夫,他立刻准备去见李重进,想去问清缘由。
本来这事情不归他管的,这是扬州知府的职责,但是听说还牵扯到了军队这就有他的事情了。
但是安有规没有想到,他见到李重进还没有说一句话就被李重进给关了起来原因很简单,有人告发安有规。说他指示士兵逃亡的。
原来就在扬州戒严的时候,还有好多的士兵想出城,被抓住,老李一想这样不行,必须采取高压政策。
于是他对这些被逮到的士兵施以严刑,有些人甚至被打的奄奄一息,每个士兵都是遍体鳞伤。这还不算李重进还自作聪明的让他们招出他们想逃跑的同伙。
在李重进的认知内,这些人不可能只是这些一定还有其他的人,所以让他们相互的供出他们想逃跑的同伴,谁说出来就放了谁。
但是确实是没有同伙呀,这是他们自己听到风声决定的,哪里知道还有谁,不过说不出来就要日日受到严刑招呼。
他们怎么能够受到了一些人开始违心的说了谎话,供出了一些他的战友,还有的说出了跟他有矛盾的上司,其中有人说出了监军安有规。
李重进得到这供出来的名单,也是下了一跳,这里的高级军官是不少,幸亏发现的早,他还在暗自庆幸。
面临这如此危机,李重进不得不采取高压恐怖政策,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立刻下令对上面的人杀的杀,抓的抓。
李重进甚至将军中数十名与自己关系不好,平时不怎么听自己的的军官全都关押起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斩杀,一时间扬州城血雨腥风。
当安有规走进大牢,看到陈思诲和翟守珣的时候才知道李重进要造反,因为这里面一个是朝廷的钦差一个是李重进的谋士,再加上他这个朝廷的监军,都被李重进关了起来。
你把朝廷的官员一声不响的关了起来,其中还有一个传旨的钦差,丫的你这不是摆明的要反了,这三个人聚在一起了,他们真可谓是难兄难弟。
聚在一起不免有说了一下现在外面的情况,当听说李重进正在进行大清洗的时候,都是暗骂李重进愚蠢呀,这样谁还会给你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