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银票也缴朝廷”。
金少尘看到银票之后,终于明白:为何方才仲逸与仇四那般客气了。
“末将误会钦差大人,还请大人不要介意”。
金少尘拍拍胸脯:“从此刻起,但凡末将知道的,那怕是听说的,都会一字不拉的告知大人。同时,钦差大人有任何差遣,末将万死不辞”。
“若这‘听说’也算的话,还有人说仇鸾当初之所以能当这个宣大的总兵,也是靠贿送财物的方式,通过严士蕃走的门道”。
不过,这话才出口,金少尘却再次双眉紧锁:“这个要是写去,圣还能信吗?”。
“若要圣信,那拿出更有力的证据,这个道理,恐怕不用仲某提醒你吧?”,仲逸用手点点他:先写下来吧。
说归说,仲逸心却越发有些失望起来:如金少尘所说,无论仇鸾贿送俺答撤销对大同的围攻,还是他用同样贿送财物的方式,在严士蕃那里博得一个总兵、甚至平虏将军的差事。
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仅品‘听说’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真正意义的空穴来风之事,少之又少。加之以仇鸾、严士蕃的做事风格:能做出如此龌龊之事儿,也不足为怪。
离京之时,师兄宗武曾说过:当初在白羊口一战,仇鸾明明战败,本人也差点被俘,可最后他向朝廷的却是‘捷报’。
既然仇鸾敢冒欺君的风险讳败为胜,还有什么他做不出来的?
“金大人,你再想想,知道此事的,还有什么人?”。
仲逸顺手接过金少尘写好的‘供状’,之后再交到石成的手里。
意义不大……
“另外的人?”,金少尘挠挠后脑勺,两站眼睛频频眨动:“当时跟随仇鸾身边的亲信,大多都没了下落……”。
“大多,大多是什么意思?”,仲逸立刻前道:“照你的意思说,还有其他人能找到?”。
“仇鸾此人贪生怕死,平日里出入都会有七八名近侍,除一个识断字的外,其余皆是身手相当了得的高手”。
思虑半天,金少尘终于想到了重点:“说来也怪,此事之后,这些人陆续消失,后来仇鸾身边的人全部是新面孔”。
很明显,这是所谓的‘s-a人灭口’。
越是这样,越能说明:仇鸾确实做了见不得人之事。
“哦,对了,还有一人押入大牢,当时的罪名:好像是违反军法”。
金少尘再次拍拍脑门:“当时好像要折磨死来着,不过这小子人缘不错,又舍得花银子,狱有人保他,后来鞑靼大军直逼京城,仇鸾也没在意这事儿,只顾着自己封疆拜侯去了”。
“此人现在在何处?”,一旁的石成急忙问道。
“还在大牢”。
金少尘补充道:“军营要处决一个人,不同于刑部等三法司审谳那么麻烦。尤其两军交战时,一个‘军法无情’可要了你了命,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军士呢?”。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带我们去大牢”,见到一丝光明,石成立刻来了兴致。
“慢着”,仲逸立刻制止道:“既然仇鸾有意通过‘军法无情’来处置、打压别人,那我们再做点‘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