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玄幻小说 > 大明海寇 > 第三十九章 天怒人怨

第三十九章 天怒人怨(2 / 2)

所以对于大明的各种商品,欧洲简直就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有多少就能吸纳多少,永远都不会产生滞销,永远都受人追捧。

这些欧洲国家,为了能弄到大明的商品,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先是将欧洲的东西运往大明,但是他们却发现他们的东西,很少有大明需要的东西,除了极少数一些奢侈品之外,他们几乎没有东西卖给大明的人。

于是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将好不容易从别的地方弄到的金子银子,成船的运往大明,换取大明的这些商品,在很长时间之内,大明完全是一个净出口国,除了银子以及少量产自其它地方的珠宝香料之外,大明几乎不需要任何东西。

几百年的巨大贸易顺差,使得全世界大量的白银都流入到了大明,以至于大明南方出现了银子一直缓慢贬值的情况,其中包括日本所产的大量白银黄铜,也大部分都流入到了大明之中。

而这些巨量的白银,几乎都沉淀在了大明的那些有钱人和士绅权贵手中,被储存在地窖之中,任其发霉。

所以大明民间所积淀的白银数量之巨,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最最保守的估算,在明末的时候,大明民间积淀的白银数量,起码有数亿两甚至几十亿两之多。

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鸦片战争清朝战败之后,才出现逆转,大量明清两代流入中国的白银,才因为巨额的战争赔款,逐步的重新回流到了欧洲列强手中。

而在此之前,中国拥有的贵重金属,绝对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而且没有之一。

所以如果崇祯够狠,这个时候挑选一些权贵找一些罪名,将其连根拔起的话,单是抄没他们的家产,估计就足够他养雄兵千万,没有一点问题。

但是这种事想要崇祯来做,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权贵勋戚有钱人家,谁的关系不是盘根错节?谁在朝中没有代言人,谁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如果崇祯想要这么做的话,估计首先他手下的那些贪官污吏们就会第一个跳出来不干了,因为谁也不清楚,下一个是谁,铁定会同仇敌忾跟崇祯作对。

很显然崇祯不敢这么做,也不好意思这么做,更不会不要脸的这么做,毕竟这些有钱人和权贵勋戚们各个都被他视作国之栋梁。

可是这些国之栋梁在大明将亡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舍得倾尽家财,来为国一战呢?别说是倾尽家财,就连拿出一部分都没几个人肯干,所有人都认为,国家没钱,那是皇帝的事情,干他们屁事,他们的钱是他们自己好不容易捞到的,国家没钱,就只能让皇帝自己想办法。

至于加派加赋,会不会搞得天怒人怨,没有几个人关心,没钱养兵,国家就要完蛋,但是依旧是皇帝的事情,所有人都如此冷漠的看着崇祯自己苦苦挣扎,直至大明彻底玩儿完到底。

如果于孝天没记错的话,崇祯在末年的时候,曾经多次在京师呼吁有钱人和当官的出钱助饷,可是真正愿意掏钱的,却根本没有几个,就连他老丈人都一毛不拔,各个哭天抹泪的撞天屈哭穷,宁可刀架在脖子上,都坚决一毛不拔。

后来李自成入京师,进行全城大索,有所谓的狗屁历史学家说李自成逃离北京的时候,足足从北京城之中,带走了三千七百万两白银,这些白银多是从皇宫内帑之中抄获的。

其实这是屁话,崇祯内帑有钱没有?肯定有,但是可以说肯定不多,因为崇祯不是一个守财奴,如果他内帑之中,还有三千多万两白银,和数百万两黄金的话,肯定不至于把天下闹成这种德性,以至于连他们朱家的龙座都被人家给抢了去。

但是李自成到底从北京城弄走没有弄走三千七百万两白银和数百万两黄金,这件事是有一定可以商榷的,但是于孝天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李自成进京之后,军纪败坏,让手下全城大索,逼迫那些大明的旧臣还有城中的勋戚权贵拿钱买命,从这些人手中,应该是着实搞出了不少银子。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李自成并未把全北京大部分银子弄走,因为后来满清鞑子入关进京之后,还捞取了不少银子。

这还仅仅是一个北京城之中积淀下来的白银数量,但是大明的城市何其多,有钱人又何其多?到底积累下来了多少银子,恐怕谁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所以说大明不是没钱,只是这些钱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少数人却根本不管大明的存亡,只是各个都如同守财奴一般,捂着钱袋子,直到自己被流民军或者是建奴鞑子碾压成粉末,跟他们的银子玉石俱焚。

最新小说: 清穿之种地日常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在男团磕队友cp,我社死了 京西往事/今夜渡港 [重生] 清冷美人O长官竟是天然撩 大佬他怀了野狗崽[重生] 一胎双喜:顾总不按套路追妻 老男人穿书后在恋综爆火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草原牧医[六零]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