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又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常妃才道:“我只复述殿下的原话,他说,你父亲之事,他必然会给你一个交代。”
李维正又缓缓跪下,他恭恭敬敬稽首行礼,“请娘娘转告殿下,知遇之恩,微臣铭刻于心!”
帘幔后的常妃满意地点了点头,她又微微一笑问道:“你的哑妹可跟你在一起?”
“回禀娘娘,哑妹尚在微臣的姑苏娘舅家,臣昨天已经托人去接她回来。”
“她叫什么名字?以后真的不能说话了吗?”常妃对哑妹的印象非常深刻。
犹豫了一下,李维正又道:“哑妹只是她的小名,她已经能说话了,她姓郭,名叫倩倩。”
常妃浑身一震,她是知道这个名字的,这时她恍然大悟,难怪在鸡鸣寺见哑妹眼熟,原来是她!
“你是怎么认识她的?”常妃又急忙追问道。
李维正没有隐瞒,坦率地说道:“她在临淮县被卖为奴,微臣见她可怜,便赎买了她,并认她为妹。”
“苦尽甘来,这也是她的造化,哎”房间内常妃低低叹了一声。
“李百户,我有些累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李维正慢慢地退了下去,到了屋外,常升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说道:“我也没想到太子会这样重视你,竟让太子妃带话给你,不过此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是了,万万不可出去宣扬,若让皇上知道此事,再知道你由此得意,你小命就难保了。”
“多谢常大人提醒,我不会宣扬。”
李维正施一礼,转身要走,常升却又叫住了他,“我听说你出去买屋,可是我下人伺候不周?”
“不!不是!”李维正连忙摆手解释道:“我初到京城举目无亲,只能暂居贵府,以后我也要成家立业,哪有一直借宿人家的道理,请常大人谅解。”
“说得不错!那我就不强留你了。”
这时,太子妃要回宫了,常升顾不上李维正,连忙去安排銮驾,在浩浩荡荡的护卫中,常妃省亲结束,返回了东宫。
夜幕悄然落下,笼罩在大明的京城之上,一盏盏灯光点亮了,星星点点,宛如夏日的夜空,但皇宫内却是一片黑暗,一座座高耸威严的宫殿在黑暗中平添了几分诡秘,偶然有宫人打着灯笼走过,传来清冷的咳嗽声,朱元璋不喜欢奢华,夜晚无事,他严禁点灯浪费,只有他的御书房却是灯火通明,朱元璋正在书房里用晚膳。
他的晚饭十分俭朴,一碗白饭,两三个小菜,小菜里隐隐可见一点油星子,这些菜都是他自己亲手种植,吃起来也格外香甜,历朝历代,皇宫里都有御花园,偏到朱元璋这里没有,只有御菜园,他命侍卫太监种菜种粮,命宫女嫔妃们纺纱织布,尽可能地减少皇宫用度,他以身作则,号召王朝上下勤俭建国,使大明王朝能够早日复兴。
今天朱元璋的心情颇好,皇儿朱棣刚刚送来详细的战报,尽管在十天前他已经得到了八百里加急快报,知道了北征大捷,先后全歼北元太尉乃不尔花的四万精锐,北元军已经遁入草原深处,他不仅是因为明军得胜而欣喜,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为儿子的战绩而感到骄傲,有虎儿在,谁说他离不开蓝玉?
今天得到详细战报,他同样也十分欣喜,他飞快地吃完饭,准备儿子亲手写来的战报,朱元璋匆匆吃完饭便坐到御案后,有点急不可待地打开了朱棣的奏折。
奏折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从他调度粮草,用兵布置,到大胆使计诱敌深入,包括歼灭元军具体人数、官职,在书中他大大赞扬傅友德用兵有方,绝不亚于蓝玉,最后正是傅友德杀死了太尉乃不尔花。
战报的最后却是朱棣的自责,他毫不掩饰自己为引诱元军南下,不惜牺牲边塞军民:‘儿臣此举实属无奈而为之,并非本意,儿臣虽侥幸歼灭北元太尉主力,但也使龙门所军民死伤惨重,幸得锦衣卫百户李维正率五百弱兵抗击三万元军铁骑一天一夜,为我大军赶到争得了时间,才使宣化以南免遭鞑子蹂躏、才使北平不失’
‘锦衣卫百户李维正’,朱元璋眉头一皱,他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看过,仰头想了一会儿,忽然,他想起来了,他立刻从密柜中取出一本卷宗,这是年初锦衣卫上报的定远县太子刺杀案的详报,朱元璋翻了几页,他的目光凝住了,在临淮县衙役勇救太子一栏中,赫然就写着‘李维正’三个字。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