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六卷 第五十章 火车</h1>
东番亲卫团选拔正热火朝天的进行之时,北地的山西和陕西却是一片天寒地冻。
荒原上,一只庞大的车队正盯着寒风缓缓前行,这个车队十分的庞大,光是马车就有四五千辆之多,两边还有将近五千明军将士随行护卫,整个队伍足有上万人,连绵足有十余里。
这正是东盛堂的送粮队伍,他们的目的地正是前面不远处的黄河渡口,当然,这会儿渡口处并没有什么船只,反倒是过河的道路修的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结实了。
卢象升打马走在队伍最前面,连嘴巴都冻的有点发青了,不过,此时,他脸上却带着热切无比的表情,因为,他就快见到孙传庭了。
他们都是张斌的嫡系,又颇得张斌看重先后当上了总督,而且辖区还是挨在一起的,两人的关系自然好到不行。
这会儿渡口对面不远处的官道上也有一个庞大的队伍在往渡口方向赶,不过,他们光是人,没有马车,孙传庭这会儿冻的脸上都有点发青了,他脸上虽然也带有热切之色,但更多的还是愧疚。
这么冷的天,让人给他送粮食,他心里真的有点过意不去。
他还有点不明白,张斌为什么要他召集如此多的边兵,五万人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陕西旱灾又相当严重,没办法就地筹集粮草,只能靠朝廷调拨又或者张斌那边给他接济,一旦粮草运送不及时,那可就麻烦大了。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崇祯听说他一下召集了五万人马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夸奖了他一番,但是,有一点,粮饷没有那么多,他可以想办法在陕西自筹!
这意思就是不管他在陕西募捐也好,做生意也罢,反正只要能筹集到粮饷就行。
他当这里是福广呢,哪里会有什么商户肯在这边投钱,这里又哪有什么生意可做!
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屯田,反正陕西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跟着反贼跑了,地大多空在那里,虽说这里旱灾严重,一年也难得下几回雨,但是有些河流还没有干枯,沿河两岸还是能开出不少耕地的,虽说不一定能种出五万人的口粮,好歹也能给张斌那边减轻点负担。
不久,两支队伍就在渡口附近相遇,两边的士兵开始忙着交接粮草车,而卢象升和孙传庭却打马齐聚在河道中的一个沙洲上,聊了起来。
孙传庭一开口便是叹息道:“唉,都是我这边拖累的,害得你这么冷的天还要组织人马给我押送粮草。”
卢象升却是大笑道:“哈哈哈哈,这是什么话,天气冷就应该窝着吗,拉他们出来练练也好。”
孙传庭摇头苦笑道:“你啊,就别安慰我了,对了,等天气转暖,我准备在黄河沿岸和无定河沿岸开荒种粮,不知道那个马铃薯和番薯在这边能不能种活,如果能种活的话,五万人的口粮这边差不多能解决一大半,你们也不用这么辛苦的运送粮草了。”
卢象升不由好奇的道:“噢,这事皇上恩准了吗?”
孙传庭恭谨的道:“皇上的意思,随便我在这边怎么折腾,只要能养活这五万人就行。可惜啊,这里不是福广,要是在福广,随随便便养活十五万人都没问题。”
卢象升点头道:“是啊,福广真是福地啊,这边遭灾这么严重,那边却一点事都没有,马铃薯和番薯在那边长势也十分喜人,不过,陕西能不能种活我还真不清楚,这样吧,我回去就写封信问问双全,顺便请他从那边发点良种过来,你看怎么样?”
孙传庭继续叹息道:“又要麻烦你们了,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啊。”
卢象升洒笑道:“都是自己人,说这种话干什么,我想,这边最少也能栽活一种,估计双全很快就会把良种送到大沽港了,到时候我一定尽快给你送过来。”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那边运粮车队已经跨过黄河,全部登上西边的河岸,卢象升见状,拱手道:“伯雅兄,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下次我给你送良种过来。”
孙传庭连连拱手道:“多谢多谢,建斗闲弟,多的话就不说了,总之,这份情谊为兄记下了。”
两人依依惜别,回去之后,卢象升便写了封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到大沽港,然后再通过快船送到东番。
张斌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中旬了,马铃薯和番薯自然能在陕西种植,良种也好说,他命人去准备就行了,这些都是小事,他关注的却是卢象升在信中无意间提到的一句话,“粮草转运艰难”。
看到这句话,他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以后要剿灭农民军,那可不是五万人马就够了,到时候,十多万甚至是几十万大军粮草转运不是更艰难。
这或许也是明军最后败给农民军的一个原因吧,西北这场旱灾可不是短短几年就会结束的,越到后面反而会越严重,农民军可以到处打土豪乡绅,甚至是皇室宗亲,抢粮食,朝廷大军却不能这么干,只能从各地调集粮草。
一开始,农民军战斗力还不强,随便组织几万人马就能打的他们到处乱窜,到后面,农民军越打越强,没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根本就无法收拾他们,这么多军队,粮草运送的压力简直无法想象。
他只是想着自己有军队,就可以剿灭农民军,却没有想过,军队进入内陆之后这粮草怎么转运。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问题不考虑不行啊,几十万大军,靠粮草车转运粮草,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火车,如果有火车,粮草转运根本就不是问题。
造火车,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