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周详</h1>
朝堂里的事吵得再凶,最终也还是要刘彻来做一个决定,一边主战一边主和,满朝人多少都以为刘彻心里还是好战多些,不过这一次,他还是让了一步,顺从了韩安国的意见,挑选了适龄的宗室女儿,又准备大笔金银财宝,预备为和亲之用。出人意料,竟摆出了一副求和的姿态。
“其实武安侯也未必就是要求和。”桑弘羊小心翼翼地说,“多半只是因为丞相先一步求了战,他便不得不站在丞相反面,锐意促成和亲。”
对垒之势既成,很多事都不能不受到影响,尤其是这种政治立场上的事,有时候两人必须抢滩占位。而这种争斗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国事,好比这次和亲,田蚡固然是被迫站到了和亲派这边,但最终又因为他的站位,间接决定了刘彻的决定。前朝事微妙之处,没有刘彻身边的近人大胆解释,有时候后宫女子自己是看不明白的。
桑弘羊当年要不是因为陈娇提拔,也很难在刘彻身边找到一席之地。如今仗着自己的机灵和谨慎,以及陈娇随意的支持,在刘彻身边也有一定的体面,不过他的位置,有时候还要在东方朔之下,更比不上韩安国、孔安国、董仲舒这些红人了。陈娇要用他,他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不能讨好皇后。
大长公主听得频频点头,望着陈娇的眼神里,不禁又带了一点忧色:椒房殿不出手,刘彻又顶不住长信殿的压力,田蚡进一步,窦婴就退一步,这件事虽不说严重影响丞相的威信,但的确也把大行令王恢气得够呛,他原本经常往窦府走动的,现在却靠向了田蚡那边。
更别说韩安国之所以能够重新发迹,也是因为向田蚡献金……有个太后做后盾就是好,田蚡虽然没有什么功绩,但势力却发展得很快。陈娇要是还不出手,窦婴眼看见了颓势,在外戚之中,恐怕王、田两家的风头,渐渐就要比窦、陈更盛了。
但女儿毕竟已经是大汉皇后了,天下间比她更尊贵的女人,也就只有长信殿中的那一位,虽然大长公主和她份属母女,但有些话催过一次,短期内就不好再催第二次。
陈娇也就装作没有听到,又问桑弘羊。“这几天你看到丞相上朝,心情如何?”
桑弘羊虽然没有回答,但脸色已经说明一切:大行令怎么说也是九卿之一,如今和窦婴渐行渐远,丞相的心情又怎么可能太好。
陈娇想到最近刘彻也不大美妙的心情,不禁若有所思:在这件事上,窦婴倒是站对了立场,刘彻从小胸怀大志,意欲痛击匈奴。这一次决意妥协和亲,一面是因为王太后多番叮嘱,甚至抬出了太皇太后的遗命抗衡,一面也是因为国无猛将,现在要打,条件似乎也还的确并不太成熟。田蚡虽然赢了局势,但恐怕又输了一点圣心了。
送走了桑弘羊,陈娇沉吟片刻,还是对大长公主表态,“以后窦氏的事,除非王孙舅舅亲自开口,否则您也不要多管。最近一段日子朝中边疆多事,我们就不要再掺和进来了。有空,您就到城郊多住一段时间吧。”
见大长公主眸色微闪,又忍不住加了一句,“最好还是把两个哥哥带在身边,免得在城里横行霸道的,招惹出事端来,阿彻看到又要心烦了。”
别的事大长公主也就算了,这件事她是忍不住要争一争的。“你哥哥怎么说都是列侯子弟,怎么连个金仲都比不过?现在长安城里还有谁比他嚣张?倒也没看到陛下拿他怎么样了。”
陈娇似笑非笑。“您以为天子不恼怒吗?他只看到眼前的好日子,难道您还跟他学?”
大长公主顿时就不说话了:刘彻虽然对金俗这个大姐很客气,但平时闲着没事,宁可和南宫长公主、隆虑长公主说话,也不愿召见这个姐姐。要不是太后一力回护,金仲可早就被人告倒了。就是现在这样,也经常有人进宫在刘彻、陈娇跟前诉苦。
很多事刘彻不说,不代表他心中无数,只是毕竟六年帝王,城府已经深沉,除了最得宠的陈娇之外,还有谁能完全看透天子心中的想法?
大长公主忽然就觉得这个天子侄子,多了几分神秘与霸道,连眼前的女儿随口这么一句话,都透了预言式的笃定,她就没和女儿顶嘴,反而诚心问陈娇,“这韬光隐晦之策,是否该和你王孙舅舅说一说?”
陈娇在心底叹了口气,头却摇得很坚决,“不,还是让他们去争。”
送走了大长公主,楚服又来请安,“有几天没见您了,很是想念。”
自从去了昭阳殿,楚服每个月总要来上两三次,这件事卫夫人也是心知肚明,就是刘彻都知道得清清楚楚:陈娇担心王姬事件重演,经常叫楚服过来,询问卫夫人的起居。
“你们也算是姐妹情深了。”刘彻还打趣陈娇。“从前对贾姬都没见你这么上心。”
或许是因为有了刘寿的关系,虽然刘彻也很关心自己的子嗣,但他要操心的事多了,也就放心地把后宫交给了素来大度贤惠,把未央宫整顿得井井有条的陈娇。陈娇就更不会客气了,她和卫子夫虽然亲昵,但也老实不客气地把昭阳殿里的宫女,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王太后提过两次,要把服侍过贾姬、王姬的老宫人派到昭阳殿里来,都为她婉拒,“服侍过两个去世的人了,意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