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琼州府,位处江南,人杰地灵,美不胜收,这里的茶楼酒楼也是清幽雅致。
萧阳还好好研究了一番这府城人的穿着,跟镇上县城的暴发户式真是没得比啊。除了棉衣锦缎,这里还有纱料做的衣裳,穿起来轻盈缥缈,也是不错,只是款式…还是那种长衫过膝,里面在穿一条裙子,这是换汤不换药。
第37章第37章
这天一大早,应子易兄邀约,来到藏香楼的包间会那位传说已久的赵兄。
藏香楼听着有点像喝花酒的地方,但实际上却是府城很有名的茶楼,里面各处的摆设都透着一股雅气,可见这里的老板,应该也是个读书人。
那位赵兄还没出现,庄子易就跟萧阳先在屋里品茶聊天,看萧阳泡茶的手法,忍不住赞道“阳弟这泡茶的功夫,看着跟我们这里不一样,不过动作行云流水,着实叫人赏心悦目,可见阳弟也是个爱茶之人。”
“子易兄见笑了,不过说起这泡茶,我还真是有点心得。”萧阳一边动作一边跟人聊道。
“哦,愿闻其详。”庄子易也来了兴趣。
“首先,这泡茶的水要烫,冲出来的茶才香,所以泡茶前杯子先用开水烫一遍热杯,以防止这茶水倒进杯子时,被杯子的温度影响,让茶失了香味,泡茶的水要从边缘慢慢倾倒,茶才能持久留香,这冲茶要巡着来,最后手腕轻点,才能保持杯子里的茶颜色深浅一样,你尝尝我泡的茶如何。”教授说这叫“将军巡城,韩信点兵”。
庄子易端起茶杯,放到鼻子前轻嗅一下,“妙,妙啊,以前我怎没想过这个方法,这茶闻起来果然更加清香。”
“不过是无聊时瞎琢磨罢了,不值一提。”萧阳自己也端起茶抿了一口。
“抱歉抱歉,赵某来迟,还望莫怪。”包间的门响起两声敲门声,随即被打开来,来人一进门就拱手道。
“赵兄你怎么才来,叫我好等,看,这位就是我在信上与你提到过的萧阳,今年不过二十便得了院试七名。阳弟,这位就是我的友人赵正书,赵兄。”
“萧兄果真一表人才,在下闻名已久,今日得以见面幸会啊。”赵正书听庄子易介绍,拱手对萧阳招呼道。
“赵兄过奖,能认识赵兄是再下有幸才是,若不嫌弃,与子易兄般唤我阳弟吧。”萧阳也起身回礼。
“哈哈,那再好不过了,来阳弟,子易,都坐吧别站着了。”赵正书招呼众人落座。
“嗯今天这茶,怎么闻着好像与平日的别有不同啊,香味更甚了。”赵正书才坐下,就闻到了一股茶香忍不住问道。
“你这鼻子倒是灵的很,这是阳弟泡的茶你也来尝尝,我觉得单是闻闻,就已经别有不同了。”庄子易看他这狗鼻子好笑的替他介绍道。
“哦,阳弟竟然懂茶之一道,还望不吝赐教。”赵正书最爱就是茶,一听萧阳泡茶别有不同,很是感兴趣。
“不敢不敢,赐教不敢当,大家互相探讨罢了。”萧阳谦虚的道。
看萧阳如此不骄不躁,谦和有礼,赵正书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倒是真起了想结交的心思。
双方都有意相交,交谈起来更是融洽了,三人一直聊到吃过晚膳才道别各自回去。
之后三人就经常会在一起聚会,偶尔赵正书会带一些其他举人老爷的作品给他们欣赏,有时是京城舅家给他捎来的策论范文,也被拿了出来跟两人探讨。
这天,他们在一个书社的包间里,讨论起晋国一些经常闹旱灾地区的解决对策,这个对萧阳来说,也是比较关注的,毕竟自己夫郎就是因为家乡经常旱灾,才让他们生活的更加艰辛,他也希望朝廷能尽快找到办法解决。
三人各自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总结出更可行的方案。
等两人都说完萧阳沉吟一会,才慢条斯理道“要治旱情除了在旱情发生之后如何应对之外,还可从防御入手。”
庄子易听到,迫不及待的问“这防御如何做才能有效?”
赵正书也好奇的等他的下文。
“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在河边种树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灾。降低赋税,开凿河道蓄水,以无需多灌溉之农作物为主,如有可能,还可找一些不需要多水却能快速生长的植物大面积种植,这样还可畜牧,如牛羊,再以牲口,皮毛,肉干等物作为特产,跟其他农作物丰富地区交换粮食……”
把自己想到的都说了一通,好一会才觉得口干舌燥的停下。
“阳弟大才啊。听你如此一说当真茅塞顿开,以前只想着干旱之后如何救济安顿受灾百姓,却不曾想还有如此多的办法。”赵正书第一个坐不住,激动的道。
“正是,若是这些能实施到位,那或许可以减轻一些干旱地区的困境。”庄子易也很是激动。
“二位莫如此,其实是否真的可行,暂时也只是一种假设,还需多加试验,方可下结论。”萧阳自己只能结合历代帝国的防治之法,但毕竟自己纸上谈兵,还是不敢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