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过去,人家自己找上门来了,人家记者问他,对于自己获奖有什么感想的时候。
在李光久的后世记忆里头,像什么高考状元啊,xx小神童啊,见得多了,新闻也报道多了,感觉没那么吃香,而且那些孩子的采访都很无聊,都是千篇一律的感谢祖国,感谢爸妈。多无聊!谁愿意看啊!想想后世震惊部标题!
什么震惊,某某地方又怎么怎么样,然后题目还只写一半,逼着你强迫症犯了点进去,最后发现狗屁都不是,把小编骂个底朝天,悻悻的关掉页面,但是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住的点进去……
为了让记者不这么乏味报道xx学生获得竞赛第一名,获奖感言:感谢祖国感谢家人……等等,然后在报纸上占个小地方,都没人会乐意去看,也引起不了什么舆论,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些事了。
李光久想出名啊,他决定自己给自己制造爆点。
他语出惊人:“这些太简单了,我五岁的时候就会做了,我现在在读xxx理论,自学xx变化、xx论、xx与xx之间的关系等,计划是在明年考上大学,希望大学不会让我失望。”。
采访的记者都惊了,大概是行业通病,当时李光久就觉得人家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带着点微微的激动,问他今年多少岁了住哪里,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堆,类似你为何这么吊,你凭什么这么吊的问题。
要不是后头他要上课了,可能记者就要跟他谈到放学。
后来报纸是这样写李光久说的话的——这个不大的孩子对于未来很有一番计划,他出生于无产阶级,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当过兵,现在天津市分局当一名人民公安,由于家庭无力承受大城市的开支,所以母亲就利用自己做菜的手艺在街边卖小吃,后来又开了一座餐馆,餐馆名字《xxx》。
也亏得李光久孝顺,无形间给自家亲娘做了个免费广告,也幸亏这年代人单纯,还没有广告的意识,否则到后世就是——你给不给我广告费啊?一篇文章xx万。
总之报纸把他形容得好像泥土里头蹦出来的金凤凰,又是农民子弟,又会学习,放假了不是泡图书馆就是帮自家亲娘照看铺子。
多朴实,多接地气,多勤奋的孩子啊!
总而言之,李光久他火了。
火遍大江南北,全国都知道有他这样一号神童,不仅赢得了比赛的奖金,并且听说还打败了苏联同初中一届的学生,计划是明年就考大学。
李光久对于这个认知有些迟钝,迟钝到有一天在饭桌上对着他爹抱怨:“我娘最近是越来越见不着人了,每天回得都要比你晚了,怎么着你们两个是想试着谁比谁回家更晚是不是,我这每天饿得头晕眼花……”
李全友拍桌子:“怎么说话的,你不晓得你娘餐馆生意现在好得不得了啊?”
李光久:“啥?就她那门口连鸟雀都不挨的餐馆,还有生意?还好得不得了?爹你怕不是在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