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期连忙用手帮西侯顺顺心口。西侯等自己胸口气顺后,接着说道:“这也是蔚山能如此齐心紧跟总理事出兵讨伐奸妃的缘故。”
公孙期听完低头沉思。“微臣明白了,总理事奖赏丰厚,是为了消除大家对改制的不平,使王庭上下齐心合力,以后重建改制就可以顺利施行。”
赵国国王八年前进行封邑改革时,西侯曾跟公孙期探讨过这个问题,那时西侯是非常反对,因为改革了只对中央王庭有好处,对整体国家实力有好处,而对各地封主的利益,却只有大坏处。如今西侯继承王位,公孙期立场倒了个,清楚看出改革获利前景后,是最支持郑钰铭进行制度改革的大臣。
“公子明和楚大将军是很有本事的人,你以后跟他们多学学吧。”西侯在任何人面前都是肯定郑钰铭的公子身份。
“是,大王。”公孙期连忙低头领命,他知道西侯精神已经疲惫,自己应该告辞,可是他心头还是有一个疑问。“大王,那十二只水晶琉璃杯不是内库之物吧?”
那种美轮美奂的精致之物简直不是人间之物,吴国王宫内库如果拥有这样的宝物,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透出,既然不是内库所有,只能是西侯从封地上带来。王庭贵族很自然会有这样推测,公孙期作为西侯的心腹从未听说,所以他心中有种猜测。
“不是内库之物,是公子明从百慕国带来。”西侯呼了口气,他这个将死之人,看到那样晶莹剔透的美物后,心中还不由自主涌起占有之感,可是郑钰铭却毫不在意的将水晶杯献出,借西侯的名义赏赐给群臣,用它们来平息王庭贵族对改革的不满。
“这...公子明实在是轻财之人。”公孙期心中只余佩服。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卿跟总理事多学着点。”西侯从身侧拿出一份诏书递给公孙期。“卿去发布吧。”
公孙期接过诏书打开一看,诏书内容是封赏郑钰铭和楚朝辉伯爵爵位的诏书。
“大王,王庭大臣们提议的是侯爵爵位。”公孙期心中奇怪,西侯明显对郑钰铭和楚朝辉很赞赏,也很肯定他们两人的能力,为什么西侯要否决王庭议定的爵位,砍掉一级册封呢?
西侯看了公孙期一眼:“笙儿以后会加封的。”西侯说完,闭目再不言语。
公孙期拿着诏书站了一会,方才想明白西侯用意,他弯身朝自己的主公深深一拜,只觉自己要学的实在太多了。
“幸亏西侯活不长,如果西侯要再能活个三五年,王位可真不能让他去坐。”楚朝辉冷笑一声,将手中诏书扔到桌子上,西侯否定王庭贵族提议,将他和郑钰铭的爵位压低一级,为的不过是他的傻儿子。
诸侯国中的侯爵是最高爵位了,西侯如果径直将郑钰铭和楚朝辉册封到侯爵,等到太子笙继位,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就会封无可封,新王对两人施不了恩,不能给臣子好处,臣子对新王自然不会特别感恩戴德。
西侯的这种做法,是后世很多皇帝留给继承人惯用的笼络方法,预备留给嗣皇帝的贤能大臣,在老帝王临死前,会被打压下去,等到嗣皇帝继位,再开恩提拔。臣子经过一抑一扬,自然对新帝生出知遇之恩,这种手法就是帝王心术,楚朝辉在历史书上见多了,当然生出反感。
郑钰铭摸摸鼻子,他的观点和楚朝辉一致,只是不会像楚朝辉这么直接说出来。在郑钰铭的认识里,西侯聪明不亚于余奎,他和余奎不同的是,余奎有贤臣之才,西侯却是具备帝王之能。
“西侯为了儿子一片苦心,情有可原。”郑钰铭就是看中西侯深爱儿子,本人又风烛残年,才敢将快到手的大权安在这位睿智老人头上。
“这倒是。”楚朝辉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爱哪怕相隔两千年,依然是同样浓重。“笙真是个有福之人。”
太子笙很有福,这个有福之人,在第二天一大早领着王庭所有群臣去给公子光的灵柩送行。
公子光本来是吴国公子中最低调的一个公子。随着许国名士王颉起草的讨伐漪姬诏书,公子光的名字被吴国普通百姓和大秦诸侯国熟悉。在郑钰铭和楚朝辉的刻意渲染下,迅速在吴国人民心中竖立了一位光明磊落的君子形象。漪姬对吴国的卖国行为暴露后,王都百姓很不齿漪姬所为,对被漪姬毒害的受害者给与了同情,公子光在王都百姓眼里,就是位悲壮圣洁的皎皎君子。
公子光灵柩下葬规格非常之高,除了寿衣没有使用诸侯国主级别的冕冠冕服,其他规格等同国主,甚至使用了柏木黄肠题凑下葬。
公子光灵柩送进陵寝椁室前,姜大夫和满门十二岁以上的族人、余党被执行了砍头极刑。姜大夫全族十二岁以下族人能保全性命,全赖郑钰铭极力争取,魏慎和骠骑大将军对漪姬和姜大夫太恨了,他们恨不得灭了跟漪姬和姜大夫所有有关联的人。
用乱党血祭后,公子光的灵柩在一片哀乐中送入陵寝,扶着灵柩的魏慎跟着进去后不肯出,到最后,是被魏仁和魏慈兄弟硬拖出来,陵寝椁室才得以封闭。
魏慎眼睁睁看着最后一块青砖砌上,将他用一生心血教养出来的年轻人与世隔绝后,猛吐一口鲜血,仰面昏厥倒下。
公子光的下葬仪式刚完成,郑钰铭和楚朝辉接到卫青和曾游从瞿城发来的急报,赵国太子赵轩,率领两万赵军,仅用半个月时间,闪电灭了卫国。
作者有话要说: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 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吕氏春秋》,据书中记载,天子礼葬时,用柏木堆垒成棺椁形状,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垒成,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第115章
卫国的公子适逃到陈国不久,就听到自己国家被赵轩灭国的消息。公子适听完眼前发黑,脑中嗡嗡作响,他从来没想到,不过是担任一次犒劳使者,会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公子,陈国的大臣们向他们大王进言,要将公子交给赵国。他们说陈国不能收留祸根。”公子适的舍人从门外跑进来禀告。
“为什么陈国大臣要落井下石!明明是那赵太子狼子野心,设下圈套诬陷我,他是无中生有,制造了一个借口吞并卫国!”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后,公子适思前想后,终于想明白事情的真相。
公子适半个月前代表卫王带着粮草美酒和美女、美男去犒劳赵军,本意是讨好赵轩。公子适临行前,卫王对小儿子再三叮嘱,要公子适面见赵轩之时,不能有丝毫得罪之处。公子适到赵军大营见赵轩时,一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赵轩和蔼随和的态度,让公子适精神放松,在当天晚上的欢宴上,美酒喝多了点,公子适到最后的意识是趴在酒桌上睡着,可当他半夜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在一所精致卧室之中,身边还躺着一个光溜溜的女人。
对于自己昨天晚上可能跟身边女子发生什么,公子适刚开始并不以为然,贵族们酒后跟侍女过夜的事情相当平常,很多设宴的主人还会特意安排家中美貌侍女陪客人过夜。
等公子适喊不到服侍自己的仆人时,他终于发觉不对劲的地方,他所在的地方不是卫国王宫,也不是卫国贵族的府邸,而是赵国的军营。军营中是不可能有女人的,除非是卫国昨天送给赵轩的美貌侍女。
想到自己可能睡了赵轩的侍女后,公子适也没有多惊慌,只是有点难为情。他准备去面见赵轩,向赵轩请个罪,请赵轩原谅他酒后失礼,作为赔偿,公子适觉得回王宫再挑选几个美人送过来就行。
公子适想好应对之策,穿好衣服去找赵轩赔罪。到了军中大帐,赵轩已经外出巡查,公子适只见到了赵武宰。赵武宰听完公子适吞吞吐吐的道歉后,哈哈一笑,拍了拍公子适的肩膀,笑说不过一个侍女,让公子适不要放在心上。赵武宰的宽慰,让公子适心底的一点不好意思烟消云散,他安安心心跟着老臣子回卫王宫向卫王复命。
让公子适没想到的是,他和老臣子刚交完差离开,赵轩就派了使者,气势汹汹冲着卫王面前问罪,罪名是卫国公子侮辱了赵轩的宠姬,侮辱后还将那宠姬杀死掩盖罪行,赵轩巡查回来发现宠姬尸体大怒,派使者来跟卫王讨说法。
公子适虽然是卫王疼爱的小儿子,可是卫王在赵使者的怒火面前,连声答应要将小儿子交给赵轩随意处置。
卫王软弱怕事,卫太子却一腔怒意,不说赵轩所谓的宠姬不过是卫国送去的侍女,就是真是赵轩的宠爱姬女,也没有因为一个低贱女人向一国公子兴师问罪事情,赵轩这么大动干戈欺人太甚。如若为了一个贫贱女子,卫国将自己国家的公子交出任由处置,卫国以后在诸侯国面前还有什么颜面?在大秦还有什么尊严?
卫太子和卫王在王庭上当场争执起来,王庭的贵族们也分成两派,各执一词。消息传到后宫,卫王后怕小儿子会被交给赵国受侮辱,连忙派人传信公子适,让他先离开卫国到陈国躲避,等事情平息了再回王都。
卫王得知儿子逃出卫国后,低声下气地向赵国使者道歉,并许以许多金银珠宝和美女赔罪,只请赵轩看在公子适年幼无知的份上原谅。赵国使者听到公子适已经逃离,当场冷笑三声,甩袖回军营向赵轩汇报。
赵国使者径直走了,卫王却不敢将此事就此揭过,他还是让老臣子带了大量金银珠宝,新挑选了八位美女,准备送去赵营向赵轩赔罪。老臣子带着金银财宝和美女的队伍还没有走出王都,赵轩率领大军攻打卫国城池的消息就传来了。赵轩声称,卫王袒护自己儿子拒不交出,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赵轩要攻下卫国国都亲自搜查。
卫国王城坚守半月后城破,卫王率领王庭百官出王宫向赵轩投降,卫太子自刎于太子府。赵军全面占领了卫国。
公子适刚逃到陈国时,陈王还以礼相待,陈王庭的文武百官大都对公子适的遭遇很同情。但当赵轩灭了卫国的消息传来后,陈王庭一些百官的态度改变了。
一部分大臣觉得不能任由赵轩灭掉卫国,因为陈国跟赵国相邻,赵国强大了会威胁到陈国,这些大臣建议陈王发兵帮助公子适复国,阻止赵国吞并了卫国后坐大。
一部分王庭大臣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赵国国力比陈国强大,陈国要击败赵国,非举国之力不可,为了一个犯错的小国公子,陈国不需要付出这样大的牺牲。对于赵国以后会更加强盛威胁到陈国,这些大臣认为不需要担心。赵国不会因为吞并了一个小国家就变得天下无敌,到那时,陈国完全可以和楚国结盟共同对付赵国。陈国和楚国都是大秦六强之一,两个强国联盟,难道还怕一个赵国?
陈国王庭分成两派争论之际,赵轩派使者出使陈国,称赵陈两国向来友好,赵国对卫国用兵,完全是因卫王室之间的私人恩怨。赵轩在文书上再三强调赵国要跟陈国世代睦邻友好下去,为了不影响两国间的睦邻友好关系,赵轩请求陈王将公子适交给赵国处理。
赵轩使者的到来,建议帮公子适复国的激进大臣在庭议中迅速处在下风,保守大臣们声音高涨,附和赵轩文书内容的声音越来越多。跟公子适交好的陈国大臣,连忙将消息透露给公子适的舍人知晓。
“公子,我们得离开陈国,陈国不是公子的登身之所。”公子适的舍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