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记忆虽模糊但本能犹存的原因,季曼在学习这块,确实比学霸少了一根筋。
简而言之,她是个要靠努力才能不暴露自己是个学渣的普通人。
要说学习能力和成绩特别差呢,那倒也没有,但要说能轻易学得好呢,那也是做梦。
之前年级低,学的东西相对简单,再加上她憋着劲儿想好好学,回家的时候好教不能继续去读书的姜成磊,她学出来的成果还算喜人。
但随着年级渐长,学好这件事对她来说渐渐有了难度,教起姜成磊来也越发吃力。
而颜妙妙和小叶知青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她的压力。
她在学校学得艰难,那是因为学校里上课的时间原本就不多,留给她消化和问问题的时间就更少,但现在家里就有两个现成的老师,她不理解的地方有地儿问了,渐渐的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颜妙妙和小叶知青都是高中学历,虽然都只是读了高一就下了乡,但学历在那,城里的教育水平也在那,教季曼一个小姑娘当然是游刃有余了。
她们俩住在季家原本就有点忐忑不安,现在能用自己的能力帮上主人家了,自然是欣然全力以赴地帮季曼辅导功课,时不时也会跟她讲讲一些乡下孩子暂时还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城里已经开始实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革命书籍里的故事等等。
因着傍晚夜间经常秉烛夜话,三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
不过,小叶知青在季家没住多久,就嫁到盛子家了,颜妙妙就一个人接下了给季曼辅导和说故事的“重任”,一直到新知青点落成。
作者有话要说:吃野生竹鼠是不对的!谴责老爷子和姜成磊三秒钟
第49章
像颜妙妙这种在老乡家过得很舒坦的少之又少, 即便有队长的话在那镇着,许多知青还是或多或少地破财消灾了,在知青点终于建好以后, 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迫不及待地喊着要搬家。
于大成给知青们安排的人家都不是那种死要钱的,但知青们住在人家家里,又没有自带口粮,花点钱买点粮食是不是理所应当?老乡家里炒菜确实少油少盐, 但油盐费得再少,那也是花钱的东西,知青们补点油盐钱也不过分吧?人家老乡都把家里原本就不富足的房间腾出来了, 买几块糖给人家孩子甜甜嘴,也不算过分的要求吧?
再加上重置一些被大火烧毁的生活必需品,知青们身上那点钱可以说是以飞快的速度减少。
所以,新知青点落成以后,一众知青就立马搬进去了。
虽然搬进知青点以后照样要花钱从队上买口粮,油盐酱醋都得单独买, 但好歹不用时时揪着心, 钱照样花了却还得看老乡脸色不是?
而且大部分老乡家里的环境……也就那样吧, 新建的知青点再怎么简陋, 起码要比老房子亮堂, 漏雨钻风什么的也要好得多。
大部分知青对这次搬家是高兴的, 而颜妙妙等少数两三人就更多的是不舍了。
季曼也很舍不得颜妙妙,但她是个想得开的,妙妙姐就去知青点住几个月,现在已经是夏天了,等秋收结束冬天快来临的时候, 哥哥就该回来了,到时候男女主之间的缘分就来了,等妙妙姐成了嫂嫂,就又能回季家住啦!
这么一想,她瞬间就洒脱了,不复之前的哭唧唧,而是像往常一样,时不时溜去找颜妙妙玩儿。
只不过,说是经常溜去找颜妙妙玩儿,其实频率也并不高,春天过去以后,姜成磊便经常上山了,她也跟着后头忙着呢!
虽然家里起房子的钱攒得差不多了,但钱这个东西哪有嫌多的道理?私房钱就更不嫌多啦!
虽然面上不显,但实际上季曼确实有点像仓鼠性子,爱存东西,不管是钱还是粮,少了她心里都不安心。
上山打猎对他们来说又不是多费劲的事儿,他们俩一个准头好一个力气大,又是打小就在山里历练大的,对山里能吃的东西如数家珍,不说次次都能满载而归,起码不空手回来还是可以做到的,再不济还能采点蘑菇回来炖汤喝呢!
干蘑菇镇上供销社也是会收购的,但价钱就不太能上得去了,有时候一家人忙活了一整个雨季,倒腾出来的那点干蘑菇也就能赚个几块钱。当然了,农家还是挺看重这几块钱的,起码能换回好几斤肉吃呢!毕竟农民同志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干农活,除了当年分到的粮食以外,就算是年景好,正常的一个壮劳力年底也就能分个十几二十块钱。
自从搭上了向家那条路子,季家和姜成磊攒到的干蘑菇就没有卖去镇上的供销社了,就连于大成和兰花婶他们这些和季、姜两家亲近的人家,大部分干蘑菇也都是姜成磊顺带捎去了县城里。
向家那边出手一些,再去黑市卖一点,一斤比镇上供销社的收购价高上一毛到三毛不等,卖得多了,也能多上不少钱呢!
而且干蘑菇这东西轻巧,扛起来也不重,姜成磊带起货来就更方便了。
卖卖干蘑菇和猎物,姜成磊自己还偶尔给向家老爷子捉捉竹鼠,在热闹的秋收来临之前,季曼和姜成磊两人便又攒了一小笔钱。
手上一有钱,季曼的花花心思便又动弹了。
“去国营饭店吃大餐?”姜成磊微微挑眉。
她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个建议?要知道,国营饭店只有县里才有,而季曼向来是不怎么往县里跑的,以前卖猎物的时候她十次能去上一次就算是心情好了。
而且,国营饭店吃饭可是又费粮票又费钱的。她平时那副小仓鼠存粮扣扣索索的样儿,就连上初中以后吃食堂交粮食她都忍不住念叨了好一阵,说食堂师傅从中克扣粮食还不好好做饭,觉得自己血亏。虽然她还没到抠门的程度吧,但突然说要去国营饭店开洋荤,姜成磊还是觉得有点不像她的作风。
肯定有人跟她说什么了,他坚信。
季曼接下来的回话则印证了他的猜想:“小叶姐姐说县里国营饭店的红烧肉可好吃了,妙妙姐说没她做的好吃,我想着吧,想知道谁做的好吃还不简单嘛,两个都吃过才有发言权呀!咱们去县里尝尝,要是好吃的话,我再带一份回来给奶奶尝尝。”
季曼经常上山,家里倒也不像其他人家那样缺肉,但大环境在这,季奶奶平时再惯着孩子,也不能天天给做肉吃的,像红烧肉这样既需要厨艺又需要足够的酱料还费肉的大菜,就更是不会出现在季家的餐桌上了。
姜成磊的厨艺还不错,家常菜做出来的味道不比季奶奶差了,比季曼这个从小被娇养长大的姑娘更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同样还是那句话,大环境在这,杨树大队就没有哪家会做红烧肉的。
就算年底队上分肉了,大家也大多是炖肉吃,或者切丝切片炒都是有可能的,唯独没有红烧肉这种要用很多酱料的菜。
应该说,杨树大队大部分人家里的调味料仅限于油盐和农家自制的各种大酱,就连酱油醋都不是家家必备的东西,是得专门去镇上花钱才能打到的金贵东西。
城里的工人家庭或许还能偶尔做做类似红烧肉的硬菜,但乡下人家是鲜少有人这样过日子的,酱料全都得花钱买呢,虽说贵不到哪儿去,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过日子仔细惯了的乡下女人是不会这么“浪费”的。
季曼虽然没吃过小叶知青口中浓油赤酱的红烧肉,但她听到红烧肉时的本能反应告诉她,这道菜一定很好吃!
私房钱腰包渐鼓,又被小叶知青和颜妙妙勾起了馋意,季曼这才兴致勃勃地提议说要去县里国营饭店开荤。
她兴致昂扬,姜成磊当然不会泼她冷水,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粮票肉票都够,他便一口应下了。
“大后天去吧,队上的牛车大后天去县里。”他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日子,发现大后天就是队上牛车往县城去的日子。
队上的牛车是会按时往县里去的,但坐牛车去县里得事先跟车把式说一声,预约好时间和位置才行。
姜成磊去县里去得还算频繁,对交通工具的情况自然是摸得透透的,都不用特意去问就知道牛车哪天要去县里了。
季曼欣然点头:“好呀好呀,我不急,本来就想着要凑上牛车的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