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珉看着那排得能有一里地的人群,不禁愣住了,这京城附近怎么也会有这么多吃不上饭的人。
他是知道大业肯定会有穷苦之辈的,但他一直以为京城人还是都能吃饱穿暖的。
等骑马靠近了,谢珉听见领过粥的人嘴里叨念着:“二殿下这样好心的龙子一定会长命百岁。”等等。
谢珉回头惊讶的看周梓安,周梓安这才说了,原来是她以谢珉的名义,昨日下午在这里开始济贫施粥五日。
先生,为什么京城中会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
这里面有京城本地的穷苦百姓,还有从外面逃难过来的。
周梓安又带着谢珉去了城外这些难民居住的地方,谢珉看着寒冬中住在破帐篷里,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百姓,手忍不住紧紧的握成了拳头,他第一次感到责任二字压在了他的心头。
先生,这些百姓朝廷准备如何处置?
殿下觉得该如何安置,不如殿下好好想一想办法,臣愿闻其详。
周梓安给谢珉布置了作业,就发现谢珉真的在认真的想方法,连她请他吃京城最有名的东来顺涮羊肉,谢珉都有些食之无味。
周梓安带着谢珉整整逛了一下午,这谢珉精神头真足,她都有些走不动了,谢珉还是意犹未尽。
谢珉回了皇宫,直接到了谢珣的勤政殿,实心实意的给他的父皇嗑了一个头:儿臣谢父皇。
周梓安带谢珉私访当然得征求了谢珣的同意,谢珣明白儿子已经了解了他的苦心:珉儿,你明白就好。
谢珉回了自已的宫殿,看到等着他的长春宫的太监,他犹豫了下直接吩吩道:回去告诉母后,说我这段时间忙,就不去给母后请安,请母后放心,儿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过了两天,谢珉真的拿来了安置难民的方案,周梓安一看,还真的有些实际的见地。
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与渔,一是让京城的商户多雇佣这些难民,让难民有个能够保障生活的工作。二是春暖花开时,官府拿路费让这些人尽快返家乡开始生产。
周梓安又给了谢珉细节上的一些指点,谢珉把奏本上给父皇,谢珣竟让他来负责此事了。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到了除夕,除夕夜谢珣在宫中大宴群臣。
因周梓安此时空有探花郎的名头,但没有实职是进不了宫的。
谢珉坐在大殿上,看着殿中的群臣,怎么看都觉得没有一个能赶上他的周先生的。
而那些歌舞表演,年年如此,实在乏味的很。
谢珉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坐不住了,找了个机会,偷偷溜出了宫。
他一路打马到了周府,进了府就见同府是红灯高悬,喜气洋洋,一派过年的气氛。
还没到正房门口,就听见里面是一片欢声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