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她在朝堂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有话语权,行事权,谢珣才可能不会轻易违背她的意愿,把她收入后宫去。
今天就是第一次考验。
周梓安恭敬道:“陛下,臣的确是有些想法的。
我大业建国只有八年,陛下称帝也只有三年,反而这些世家已经是屹立百年。
以臣来看,这些世家朝臣可以收服为陛下所用的,陛下可以施以拉拢。
若是有不臣之心的,陛下暂且记在心上。如今我大业刚刚平乱结束,理应修养生息,以百姓的生活为先。”
周梓安这一番话,是说到谢珣的心里了。
刚打完仗,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顿,而朝中大臣意见多有纷争,政策法规在豪门世家面前难以实施。
“四郎,可有什么好办法?”
“陛下,立国先立法,要做到有法可依,如今我大业的《开皇律》过于严苛,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政局。
臣建议重修法律,去苛从宽,以收天下之民心!
另外是重设郡县制。郡县制从古而来,但今日郡县已经加倍增加了,有的地方不足百里,却同时设置数县,有的户口不足千人,却分属两个郡来管理,这样一来,郡县属官冗员众多,国家支出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官多民少,十羊九牧”的现状。
所以臣觉得应废州改郡,以郡统县,合并州县,裁去一批冗官,节约支出,提高办事之速率。”
周梓安说完,谢珣忍不住站起身,有些激动道:“四郎所言,正和朕意!”
周梓安心中暗道一声惭愧,她只是先读了《龙阳艳史》这本书,勘得先机罢了。
这些其实都是谢珣凭着他自己的胆略和勇气,做出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大业此后几年的兴盛,也是极与此的。
“四郎,你可有具体的规划!”谢珣有些着急的问道。
“陛下,这是臣的奏折,臣在里面将臣的想法已经列出来了!”
“快给朕呈上来!”
周梓安双手把奏折举于头顶,谢珣一把抓了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过了两盏茶的时间,谢珣才意犹未尽的放下奏折:“好!四郎,朕这就招尚书省六部尚书安排此事!不过,四郎,这修改律法与重设郡县制既然是你提出来,朕便想让你来统筹这一切!”
……这谢珣看来也是着急,她一个初入朝堂的探花郎,那些已经在政局上浸润了十几年的老狐狸哪里会瞧得起她。
周梓安笑道:“臣多谢陛下的厚爱,臣以为这两件事情,修改律法在先。不过陛下,法律之事臣并不是十分通晓,还得以刑部为头主理此事,臣可以予以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