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要求严格的沈萝握拳:不行,她也要挣钱!
在卤肉店开之前,至少试试水,要卖一样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吃食,测试一下京城人民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
胡娘子母女被留下来吃饭,沈萝在厨房准备膳食时,不经常一瞥,胡娘子带来的黄豆与糯米粒粒饱满,保存得极好。
自己和父母之前说,要在元宵做一种汤圆的新鲜吃法,现在看来,真是天助她也。
沈萝心下有了主意。
可她又答应了要和李修俨到街上逛逛,而且她也想去看看这里的夜市,她还没见过呢。
沈娘子听了她的计划后,“这有何难,胡娘子她们不是在街上卖东西吗?你到时想和哥哥们去玩,请她们帮忙看看就行。”
“而且,你哥哥的师兄弟就够人了,或许根本不用胡娘子她们。”
沈萝想了想,“我那日问问胡娘子和阿韭吧。”
趁现在还有时间,她去木匠铺一趟。
既然要做,那就做好,这是沈萝一贯的原则。小吃摊子,工具也很重要,像摆摊的家伙,不想挑担子,可以来个推车啊。
元宵那日,沈萝早早起来,给沈家夫妻兑换承诺。
糯米研磨成浆,浆-液摸上去黏黏的,需要吊一整天滤水分,沈萝昨儿就叫沈荣给准备好了。武馆的师兄弟听说有好吃的,积极得不行,一个个过来抢着推磨。
馅儿有三种,一种是芝麻的,一种是豆沙的,一种是咸蛋黄的。咸蛋黄还是年前从叶婆婆那儿买的鸭蛋,自己腌的,绝对好吃,这回全用光了。
前两天沈萝就开始做汤圆了,放在外面吊起来,相当于速冻,不会坏。
今天得再做一批。
馅料团成一个个比大拇指甲盖略大一点的球状,糯米揉搓成团,压扁,把馅放进去,包好,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成型啦!
捏上去外皮软糯糯,因为里面的馅经过冷冻,有一点硬,但没关系,下水一煮,硬的也能成软的。
她准备了两种吃法,每一种吃法,都有秘密-武-器。
恰好沈荣走进来,看到桌上的汤圆,又望了望沈萝的脸:“妹妹,你的脸好像汤圆啊。”
煮好的汤圆变大了一点,白嫩嫩软叽叽的。
沈萝:她就当沈荣说的是好话吧。
他又溜溜达达到旁边,指着其中一碟子道:“这黄黄的面粉是啥?”
“黄豆粉,可好吃了。”沈萝说话间,把汤圆放在里面滚一滚,汤圆顿时变身为汤圆打滚。
传说驴打滚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裹上黄豆面这个步骤,看上去像是野驴撒泼打滚溅起的阵阵尘土。
“原来还能这样吃。”沈荣恍然。
其实他来这里,是被武馆那群小子给催烦了,昨晚一个个的,都叮嘱他务必要看看阿萝今天做的汤圆是什么样的,他们好有个底,实话就是预备好肚子今晚去小吃摊上多吃点。
另一半汤圆过凉水,沈萝见锅里的油差不多了,赶紧往汤圆那儿倒上一层蛋液,又拿出一盆黄灿灿的面包糠。
沈萝的面包糠工艺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已经非常成熟,远远地看过去,还以为是一盆菊花瓣。
裹上蛋液后的汤圆,再裹上面包糠,再反复一次。
油温差不多了,“刺啦”下锅,油面上溅开一朵朵油花,扑腾扑腾的,变成金黄色后快速捞出,一个个溜圆的黄团子新鲜出炉。
油炸食物的香气本就诱人,不仅能馋哭隔壁家的小孩,还能馋得她大哥咽口水。
沈萝拿好托盘,叫沈荣拿着装肉松的碟子,“走吧!”
沈家夫妻期待地看着沈萝走进来。
说实话,两种汤圆摆在一起,外观上是油炸汤圆更胜一筹,但尝过后便知味道其实各有千秋。
一开始,除了沈萝,沈家人的筷子全往油炸汤圆那边过去。
沈萝提醒道:“还可以裹上肉松一起吃。”
沈青儒嗯嗯点头,毫不犹豫咬下炸汤圆,“咔嚓”一声,清脆得很。口感酥脆后再往下咬,便尝到了软黏的糯米,而后,是芝麻的焦香丝甜。
拿开筷子一看,汤圆分层明显,皮儿外黄内白,流心状的芝麻馅都快滴到碗里了。
他好奇问道:“这芝麻为何如此形态?”
“我加了一些猪油在馅里,一遇热猪油化开,就成了流动的状态。”
说着,沈萝很是骄傲地拿起一个炸汤圆,用手掰开,第一层酥黄的壳儿裂开后,便能看到拉丝的糯米皮,这就是极好的糯米状态。
拉扯到一指长后,薄得能看到里面黑色的芝麻馅将露未露,再用力一扯,芝麻心沿着糯米流动,还能看到未完全淹没成粉的芝麻瓣。
她又沾了一些肉松,甜中夹杂着咸香,软中带着韧,芝麻瓣的颗粒感也来凑热闹,总之口感丰富极了,吃到嘴里,满足!
“旁边这碟汤圆裹的又是何物?”沈青儒咽下嘴里的东西,迫不及待问道。
他用勺子舀起一个,轻轻闻了闻,好像,是豆香,女儿的话验证了他的猜想。
“黄豆炒熟后,研磨成粉,再加入糖搅拌。”
好香!
沈青儒最爱这种甜香,他一口咬下,这回没了酥脆的面包糠,于是乎热乎乎的汤圆第一口便有点粘牙。
糯糯叽叽的外皮与细腻的黄豆粉紧贴融合,简直是密不可分的口感,香甜又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