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为鼎,四足为尊。
鼎之三足,乃君臣民。
三者等长,方可久立,若分长短,便是容易倾斜歪倒。
夫子认为李郸道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李郸道开口道:“国器不敢当。”
“那夫子认为什么是国器之德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夫子道:“国器之德必先忠国,爱民,孝悌,才可以才做国器。”
李郸道点头:“夫子说得不错,这三点我都赞同。”
说罢笑道:“今日深有所得。”
祭酒诧异,我都准备好跟你论论道了,治治你这个杠精,没想到你竟然说:“啊对,对,你说的都对。”
这叫祭酒不由得心中烦闷。
李郸道问道:“若是不是贫道来问道阁下,而是一国之君主来问,祭酒会怎么回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已。”祭酒道。
李郸道问道:“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呢?”
祭酒听闻,长叹一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说罢就有些疲惫似的起身:“小友请便吧,若要体悟圣贤,多用些心便好。”
丫丫有些不明白这个老头为何突然有些落寞。
疑惑问向李郸道:“他怎么了?”
“他虽然精神达到了崇高的境界,但是现在的社会并非其理想的圣王治世。”
“但他知道他所推行的理念,只是当权者的工具,他想要推行的仁德礼义,都会在统治者的宣扬下变了味道,而他却无可奈何,甚至只能妥协。因此他才叹息。”
李郸道刚刚反问,若是自己不是一个道人,是代表君主来询问,他会怎么说。
祭酒说了君臣父子之说。
丫丫还不懂得这些打了机锋隐语的东西。
李郸道给孔子上了一柱香,又花钱买了一支经过孔庙赐福过的毛笔。
在旁边书肆,给丫丫买了两本她不爱看的书。
丫丫脸都苦了,偷偷拿了一本齐谐,一本搜神记。
觉得这个还可以啃啃看。
随后便是离开了此处,并无入孔子世家拜会家主,或者入孔林,祭祀坟墓的想法。
只是带着丫丫去了泰山。
泰山乃是中华神话之中,除却昆仑山外,第一神山。
号称五岳独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神话故事也是极多的,蒿里鬼国,蒿里君,泰山山神,东岳大帝,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乃至于泰山石敢当……
其中最著名的说法,便是“泰山封禅”,泰山山顶,乃是最接近“昊天”的地方。
在这里说话,上天能听到你的声音。
自秦皇汉武之后,便稳固了人道神山的地位。
其文化底蕴,是其他山无法比拟的。
其名字也可看出。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
当然这都是儒教给泰山造势的说法,谁叫这是儒教的大本营。同样也是为了自己那一套“天命”理论。
不过真正到了泰山,还是对这座神话大山产生许多敬畏之心。
只见李郸道和丫丫在山脚下,见泰山之上,浩荡冥冥的元炁之海,九重天上的天宫玉宇,这些凡夫不见,可是李郸道却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
那巍峨的神话气势,厚重的历史文脉,仿佛一真的有盘古头颅的气势了。
丫丫也惊呆了。
李郸道对着丫丫道:“咱们现在找个地方开坛,进入阴冥之地,蒿里鬼国,泰山地府,找奶奶去,等会再去爬泰山。”
“咱们麻姑山什么有这样气派就好了。”
李郸道建道观的时候,便用了泰山之石。
“丫丫,既然来了泰山,你可领悟了五岳真形图之中的泰山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