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不由恼火的道:“好,先生你说,朕到底有什么错?”
陈凌说道:“我不说你的过错,我只与你谈论在大千世界里,历史中的崇祯皇帝,如何?”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好!”
陈凌说道:“在我们的历史中,崇祯皇帝是史料中研究最多的皇帝。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为他兢兢业业,就算是之后他的敌人都追封他为忠烈皇帝。”
崇祯皇帝听的很认真。
陈凌继续说道:“后世数百年以来,有一群人叫做历史学家。他们专门研究历史,也专门研究了崇祯皇帝的亡国之路。后来,历史学家们就发现了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第一,亡国之后,在京城的士大夫们厚颜无耻,纷纷投降敌国,毫无气节。他们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对故去皇帝的留恋。但是,反而当时在江南一带,亡国之后,许多士大夫,士子们激愤难平,誓死不从,很多人因此而自杀了。为什么反而是京城的士大夫对皇帝一点都不忠诚呢?这是不是代表皇帝的统治也有问题呢?”
“第二点,崇祯皇帝直到死也未迁都南京,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迁都南京,为什么不迁都呢?”
“第三点,金人与闯贼李自成都跟崇祯皇帝提出过要议和,但是,当时如此风雨飘摇,可崇祯皇帝始终都没有去议和?这是为什么呢?他完全可以先跟金人议和,然后先对付内贼啊?”
“第四点,至始至终,没有调吴三桂回防。”
陈凌说完之后,面前的崇祯皇帝脸色很是难看。
他看向陈凌,道:“那么,你们的历史学家们后来得到了结论吗?”
陈凌点点头,说道:“是有一些结论,但未必准确。这一点,我们要从崇祯皇帝的性格上来分析,我也希望能对皇上您有些帮助。”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死前曾经说过几句话,第一句是文臣误我,第二句是文臣皆是该杀!第三句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这三句话,其实倒也能对应您的性格,也就是,至始至终,您不觉得自己有错,您觉得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在他人身上。”
崇祯皇帝脸色更加难看了,但他没有说话。
陈凌便继续说道:“历史学家们发现,崇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在明朝的历史上,一共杀了四个大学士,而崇祯皇帝一人就杀了两个。另外,崇祯皇帝是不担责任的,他的每一项政令发出,差不多都是由大臣建议。然后政令若是效果好,那么这个功劳就是他本人的。若是出了差错,那么崇祯皇帝必要杀人。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曾经六下罪己诏,但每次罪己诏之后不久,崇祯皇帝就会杀人,找借口杀人。所以,长此以往,崇祯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大家根本不会去提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
“兵部尚书陈新甲本来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与金人议和,谁知道议和的消息最后传出,满朝大哗。后来,陈新甲被崇祯皇帝所杀。”
陈凌说道:“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换大学士五十人,兵部尚书换了十四人,杀死兵部尚书五人,杀死巡抚十一人。这样一个滥杀大臣的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能好吗?然而,崇祯皇帝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他真的没有错吗?”
陈凌面前的崇祯皇帝,他的脸色本来很是难看,但这时候却是复杂起来。
人的性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无论是逃亡南京,还是议和,至始至终,都没有办?为什么呢?历史学家们认为,也许不是这位皇帝格外的有气节,而是他拉不下脸来。每一朝都会有奸臣出现,比如大宋朝的蔡京,秦桧等等。只要是国难时,哪里会没有奸臣。奸臣会帮皇帝找台阶下啊!但唯独崇祯皇帝一朝时,一个这样的奸臣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