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近发现,最近陛下的心情不错,写圣旨的时候还带了笑。
楚钧亲自写好圣旨,让苏近盖上大印,拿去六部宣读。
前两天临海一地发现一处靠海的煤矿,快马加鞭送信来到京城。楚钧下旨召回两名在金河监学习的工部官员,前往临海协助煤炭开采。
临海发现煤矿的同时,金河监的棉花厂也设备齐全,开始招工了。
通过童冉交好的一些官员和各商号的渠道,招工的告示几乎贴满了大成各地。
作者有话要说:楚崽崽:我很大方。
童冉:我们养一只猫吧。
楚崽崽:想都不要想!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90章第九十步
姜春将刚洗好的衣服用力一抖,挂上了晾衣杆。
她今天的心情格外好,因为童监察使发了告示,他新建的棉花厂要招工了。其中工钱最多的莫过于织布工,一个月有六两银子,年底双薪,虽然没有旬假,但听说一台织布机招两个工人,可以轮休。此外还包吃住。
她男人是金河监矿场的工人,她随男人住在矿工居住区,倒不愁住,但能包吃的也好,能省下一笔开销。
说到织布,她是行家里手,在娘家的时候就因为此在村里出了名,来提亲的人家络绎不绝。
招工的日子定在三天后,姜春哼着小曲,已经迫不及待了。
童冉的告示不止姜春看到,矿工居住区里早就传了个遍。自从童监察使上任以来,他们矿区蒸蒸日上,工人们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但钱总是不嫌多的,若是家里的女人也能去棉花厂织布,便有两份工钱,这生活可就更美了。
为着这个,不少妇人都重新推起了织布机,练习生疏了很久的手艺。没有织布机的人家便到邻居家借,甚至有男人把门窗全都关实了,在家里偷偷练习。
三天很快,第二天早上开始,便陆续有陌生面孔来到金河监。
一问才知,原来都是来应招的。
童冉安排招工的时候,给九道都派去了消息,托当地与他有合作的商户张贴,因为距离远,外地的告示贴得都比金河监本地的早,所以来应聘的人也早早到了。
金河监是矿区,几乎没有商业,那些来应聘的人便在矿工的居住区落脚。
谭娴也是提前一日就到了,她从望海道而来,沿路打听了一些金河监的情况,一到当地便直奔矿工的居住区,找人家投宿。
一到矿工居住区,她傻眼了。
这里全是整整齐齐的石头房子,房子前还有小院,屋顶上铺了瓦片,看起来也都很新,跟她此前工作过的棉花作坊截然不同。
她以前在望海道的一家棉花作坊做工,专门做一些供小姐太太们用的棉织品。
因为剥棉花的工作很是繁琐,他们作坊里雇了许多剥棉花的工人,另外还有他们这些织布的和纺线的,全都住在一块地方。那里的房子就很随便了,都是盖了茅草顶的土胚房,勉强能住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