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员卓一宣。”
“不可能。”陈默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事实,“卓一宣就在连部边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怎么可能是他呢?再说了,他长什么样,走路是什么姿势,看个背影我都看得出来,我怎么会认出不出来呢?你的这个结论,我不能接受。”
“我还没有分析,指导员就紧张了,就反驳了,就不相信了,那我还有必要解释吗?”钱江说。
陈默听钱江这样说,稍稍冷静了一些,说:“你说说,我听听,到底可靠不可靠。”
钱江转身去把门关上了。然后指着那页纸说:“昨晚十一点,哨楼上站岗的是一班的两名战士,当时不是换岗时间,站岗的战士在哨楼里,准备换岗的时间尚早,还在被窝里。所以哨楼哨兵可以排除。”
“这一点,我同意。”
“连队营院里还有一名巡逻哨。”钱江说,“昨晚十一点的巡逻哨是七班的战士,他去了机油房巡查,在那里与油机员聊了一会儿,看着油机员调换两个发电机。油机房的检查记录本上也清清楚楚写着23时15分。说明巡逻哨和油机员没有作案时间。”
“他们会不会串通好呢?那个记录本上的时间可靠吗?”陈默问。
“他们没有必要串通。”钱江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有一个暂短停电,也就几秒钟。”
“对,就是暂短停电之后,我出去查哨时发现的情况。”
“当时停电,是因为油机员正在调换发电机,把大发电机换成小发电机,那是为了省油。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是在油机房的。同时,也证明一点,巡逻哨兵也不可能作案。”
陈默点点头,表示认可钱江的分析。
“怎么断定是通信员干的呢?”陈默问,“那个时候,军马饲养员也不在位吧?”
“那个时间节点上,军马饲养员肯定在位。”钱江说,“饲养员每天晚上熄灯之前,就会给军马加上一次草料。他每晚后半夜,才去给军马第二次添料。当晚十点半,他与其他人一起上床睡觉,同宿舍的人可以作证。”
“十点半上床,十一点也可能下床去马厩啊?”陈默说。
“他没有下床。”钱江说。
“怎么肯定的?”陈默问。
“机要室的发报员小李,就住在军马饲养员的下铺,小李昨天收到家里来信,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一晚上兴奋得没有睡着。你昨晚去查铺,用手电查看床下面的鞋子,他躺在床上,并没睡着,看得一清二楚。他当然知道,从熄灯到你去查铺,饲养员没有下床。”
“但是,我在饲养员的靴子上看到新鲜的泥沙。”陈默说,
“昨天下过雨。饲养员往来马厩,在那段沙石小路上走来走去,怎么可能不沾点泥沙呢?”钱江说。
“你的分析已经排除了其他有可能的人,可是怎么锁定是通信员卓一宣呢?”陈默还是不能理解。
“脚印。”钱江说,“是你的做法提醒了我。我去仔细分析了巷道里留下的脚印,并且做了测量。通信员卓一宣是小个头,人很机灵,是全连个子最矮的。他的脚也是最小的。陆战靴子只有他一人的鞋号是38的,其他人都在40以上。我量了那个巷道里的脚印,正好是38的陆战靴留下的。”
“不可思议?”陈默两手握在一起,指关节捏得格格作响。
“没什么不可思议的。”钱江说,“从时间上讲,其他人都排除了,只有通信员无法排除,他独自住一屋,没有证人。从脚印就可锁定他。”
“你的这些侦破思维都是从哪里学来的?”陈默说
“我喜欢读侦探小说,还爱看谍战剧。”钱江说。
“推理过程和结论听起来挺专业的。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头……”
(下一章:《害群之马》)